

桂姓
姬奕(桂奕)
浙江、甘肃、河北
桂萼、桂馥、桂文灿
天水郡、幽州郡、燕郡、郁林郡;天水堂、幽州堂
桂生芳、桂绍彬、桂纶镁
姬奕(桂奕)。桂姓源自姬姓,其祖先姬季桢,是周末时期人,是秦博士,被人陷害,他的弟弟姬季眭怕遭牵连,就让他的四个侄子按自己名“眭”的同音字改姓,分别姓桂、昋、炅、炔。其中他的大儿子改名为桂弈。后来蚕、炅、炔三姓的后世子孙都认祖归宗,改姓了大房的桂氏。另外,《姓氏考略》指出,桂姓系出姬姓,是鲁公族姬季桢的后代。关于桂姓的子孙分布,据历史资料考证,头一个以桂为姓的是姬季桢姓的长子桂奕,依照宋“桂氏家乘序”的记载,是在幽州的老家守庐墓。老二昋迁居济南的朱虚。老三炅迁往济南的历山。老四炔移居河南城阳。当时兄弟为了逃难,各奔前程,为桂氏家族的遍布全国各地,找到了注脚。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故桂姓的得姓始祖是姬奕。
展开
朝阳区桂氏字辈:纯,永,怀,金,振,家,星
海淀区桂氏字辈:开草文彚(汇)质,秋盛林中珍,本大光自远,枝茂应有声
通州区桂氏字辈:友子大曰鼓芸应均思成世应家庐远名扬祖宗荣
房山区桂氏字辈:江右贻谋远秋堂继起兴后来宜萃芳各位振而升
丰台区桂氏字辈:盛世明良会忠臣起若云衡湘金玉秀积庆肇元勋
昌平区桂氏字辈:思祖惟文太宗兴伍百年念征有杰士述信继商贤安福源流远中湘世泽绵诗书昌令绪孝友绍家传
大兴区桂氏字辈:御南惠世万勇师图秀延书易名振瑞齐
顺义区桂氏字辈:宗钦安乐承诗书光国杰
西城区桂氏字辈:祖德学庭朝文子世希尧正大登贤选方知士志超忠厚先猷远诗书爕鼎调休光承佑启令闻永宣昭
延庆县桂氏字辈:德泽景长行
展开
桂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十八位,人口约四十五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左右。桂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桂姓出自姬姓。周朝末年秦国有博士姬桢,是周朝王室的后代。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姬季桢的也被坑杀了。姬季桢有个弟弟叫作姬季眭,担心会连累到姬季桢的四个儿子,就要他们改名更姓,远走他乡。其中姬季桢的大儿子就以叔名姬季眭的“眭”同音字“桂”为姓,又因为在古代“眭”字和“桂”字通用,称桂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桂姓。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地区。桂姓早期表现比较岑寂。宋、明以后,情形完全不同,尤以浙江宁波慈溪的桂氏,更在有明一代光彩照人,使源于北方的桂氏家族很快成了江南的名门著姓。为桂氏家族在浙江宁波奠基立业的,应推明朝初年被洪武皇帝御口赞誉为“江南在儒,惟卿一人”的桂彦良。史载,当朱元璋正在南征北战之时,桂彦良是包山书院的山长,而以满腹经纶名闻天下。当张士诚和方同珍等人聘其入幕府时,遭到拒绝。明立国后,他才出山入仕,以“有所咨问,对必以正”而著称。桂姓的望族居住在天水(今天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展开
郡望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
幽州郡: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州之一。东汉时期治所在蓟(今北京大兴)。晋朝时期州治在渚(今河北渚县)。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改为范阳郡。
燕郡:中国历史上称燕郡者有六:①汉高祖刘邦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立皇子刘建为燕王,并为他设置了燕国,定都于蓟。②三国后期曹魏黄初中年,改广阳郡为燕郡,隶属幽州,郡、州同管辖蓟。③晋武帝秦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封司马机为燕王,设置燕国,至八王之乱时废国为燕郡。④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元年(己卯,公元319年),设置燕郡,隶幽州,郡、州同管辖蓟。⑤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置燕郡,隶幽州,郡、州同管辖蓟。其间,元玺元年~光寿元年(公元352~357年),定都于蓟城。⑥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后燕国,以及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东魏政权、北齐政权、北周政权,均设置有燕郡,皆隶属于幽州,郡、州同管辖蓟。
郁林郡:即秦朝时期的桂林郡。秦末赵佗在岭南割据,并桂林郡、象郡二郡之地建立了南越国。
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幽州堂:以望立堂。
北燕堂:以望立堂。
桂林堂:以望立堂。
民祀堂:宋朝时有桂卿,原在南唐做银光禄大夫上柱国,晋司空、靖边总辖使。入宋以后,加检校国子监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做了两个朝代的官,清廉爱民,人民建庙奉祀他。
展开
四言
望出天水;姓启桂奕。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棠阴比事;国学蜚声。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慈溪人桂万荣,字梦协,庆元年间进士,官余干县尉,对豪强严而待百姓宽。下联典指明代安仁人桂萼,字子实,号古山,正德年间进士,嘉靖初年由成安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
六言
廷用堪称良吏;中行有号青天。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洪武间巢县令桂廷用,以风节自持,教化大行,民物咸阜。下联典指清代湖南按察使桂中行,字履真,临川人。廪生。咸丰间以县丞从军。历任均有声绩。尤慎于折狱。民号曰青天。善八分书,尤工画兰。
明代江南大儒;慈溪古香先生。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太子正字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慈溪人。学识渊博,洪武帝曾说:“江南大儒,惟卿(彦良)一人。”下联典指明代名儒桂怀英,慈溪人。以博学称。方孝孺慕其名,学者尊之为“古香先生。”著有《桑榆稿》。
主事议成大礼;治道首在正心。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桂萼于嘉靖年间任刑部主事,上疏议定大礼,甚合帝意。下联典指明·桂彦良尝曰:“论治道在正心,正心在惩忿室欲。”太祖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
八言及以上
折狱成书,棠阴比事;
蒙难守义,桂母达观。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慈溪人桂万荣。下联典指宋谢枋得之母桂氏,桂氏尤贤达,自谢枋得逋播,妇与孙幽远方,处之泰然,无一怨语。
平盗功高,坚守退藏劲节;
宜民简政,雅持淡素清风。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国子祭酒桂卿,有惠政,乡立有庙祀之(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2、堂号介绍)。下联典指宋代良吏桂南升事典。
参修永乐大典,功高望重;
自著潜心堂集,绩显名扬。
——佚名撰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学者桂宗儒、桂宗蕃,为桂彦良的从子,皆善文学,均曾参加《永乐大典》的编修。下联典指清代举人、郧县知县桂文灿,字子白,长于考证,所著潜心堂集》,凡四十种。
展开
-
12-232019桂氏字辈汇总朝阳区桂氏字辈:纯,永,怀,金,振,家,星 海淀区桂氏字辈:开草文彚(汇)质,秋盛林中珍,本大光自远,枝茂应有声 通州区桂氏字辈:友子大曰鼓芸应均思成世应家庐远名扬祖宗荣 房山区桂氏字辈:江右贻谋远秋堂继起兴后来宜萃芳各位振而升 丰台区桂氏字辈:盛世明良会忠臣起若云衡湘金玉秀积庆肇元勋
-
07-172013桂氏姓氏源流与迁徙分布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因避祸改姓。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东周灭亡后,原王族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
-
07-092013<<桂氏世系表>>---家谱桂氏由三楚入川:
-
07-072013桂氏宗亲家谱文献桂氏族谱,(清)桂镛、桂天奇等纂修,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修,清乾隆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临安廖昌廖昌桂氏宗谱,(清)桂益茂等修,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08-232013桂卿桂卿 (?—992) 字威显,原是山东季孙氏的后裔。 仕南唐,封大司空,累官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等职。后来任信州靖边总辖使。 桂卿做了两个朝代的官,传说他清廉爱民,百姓还建庙奉祀他。
-
08-232013桂力敏桂力敏 女,1930年11月生,安徽省桐城县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桂力敏教授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54年8月——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电子科学技术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物理系、电子科学技术系常务副主任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研究室主任等职。并较长时间兼任学校妇女委员会主任及部门工会主席 等职。还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三届、四届委员及“可靠性物理学组”组长。
-
08-232013桂硕孙桂硕孙桂姓的望族居住在天水(今天的甘肃省通渭县西南)。明朝时期任礼部侍郎官职的 桂硕孙 在高丽末期东去高丽国(现朝鲜)立功被封遂安伯。
-
08-232013桂林栖桂林栖 (1913—1971),湖北黄梅县桂畈人。1927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团支部书记,地下交通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转为中共党员,先后任赤卫队宣传员、党支部书记。1931年,前往武汉从事革命活动。 建国后,历任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安徽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副省长,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1965年至1971年,任唐山铁道学院副院长。
-
08-232013桂德桂德:(公元1321~1387年),字彦良,号清溪;慈谿人(今浙江慈谿)。著名明朝学者。 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教授,罢归。章士诚、方国珍打算任用他,但随后都没有实行。 明洪武年间,他被征为公车,授太子正宇。皇帝经常出御诗叫他对诗,他每一次都能对得很工整。后来被升迁为晋王府左傅,皇帝说:“江南大儒,唯卿一人。”于是改升为左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