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羊氏
公孙羊孺
河南
公羊高、公羊寿
顿丘郡;顿丘堂
待补
得姓始祖
公孙羊孺。古代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望很高,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公孙羊孺。公孙羊孺的子孙,取祖上姓名中的公羊两字为姓,世代相传。可是到了后来,有一部分公羊姓的族人,就简化成公姓了。公姓是由许多姓如公良、公建、公明、公孙、公羊等简化来的,他们多是王公贵族的后代。故公羊氏的始祖就是公孙羊孺。
展开
待补
展开
迁徙分布
公羊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位。公羊一姓出自姬姓。根据《尚友录》上指出,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也介绍,春秋时鲁公孙羊孺,颇有才学,基孙以祖父名字中的两个字“公羊”为氏。使公羊姓为姓氏人所知的人物是战国时人公羊高。相传他是《春秋公羊传》的作者。不过,有学者认为《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起初只是口头流传,进到西汉景帝时才由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和齐人胡母生(字子都)将其“著于竹帛”面成书流传后世。依照《尚友录》的记载,公羊氏家族当时的繁衍中心是在顿丘,即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一带。
展开
郡望
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省清丰西南)下领四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齐废。
堂号
顿丘堂:以望立堂。
春秋堂: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学生,他钻研《春秋》,作了《春秋公羊传》。他的玄孙公羊寿与弟子都禄把书稿整理出版成书。至汉代,何休又作了《解诂》,使《公羊春秋》一书得以大传。公羊氏遂以“春秋”为堂号。
展开
承系姬姓;望出顿丘:
上联典指周朝时期鲁国公孙羊孺之后,因以公羊为氏。下联典指公羊氏的望族居顿丘郡。
祀崇异代;传诂圣经:
五言
通用联
圣门列高弟;贤裔成春秋: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儒公羊高,为子夏高弟。下联典指公羊高玄孙公传春秋以遗世;与左谷而齐名:
全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儒公羊高作《春秋传》,四传至其玄孙寿,与弟子胡毋子都有录为书,汉何休作解诂,其书遂大传。与左传、谷梁传齐名。
羽麟经之正脉;开虎观之专家:同上。
七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祖脉远;望出顿丘苗裔多:全联典指公羊氏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展开
-
03-262020公羊氏源流 始祖 分布公羊(Gōng yáng)姓源流单纯,源出有: 源于姬姓,出自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尚友录》上记载,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得姓。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望很高、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公孙羊孺。
-
03-262020宗祠通用联承系姬姓;望出顿丘。 ——上联典指周朝时期鲁国公孙羊孺之后,因以公羊为氏。下联典指公羊氏的望族居顿丘郡。
-
03-262020公羊学派儒家经学中专门研究和传承《春秋公羊传》的一个学说,它属于今经学内部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派。
-
03-262020《春秋公羊传》据旧时经学家的一般观点,公羊学派始自战国时的齐人公羊高,以后又长期在公羊家族中传承,故得名。公羊学派从战国至西汉初的传授系统,据唐代徐彦在《公羊传疏》中引戴宏序云:“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从这则材料来看可知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