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姓
房陵
安徽、河南、江西、山东
房玄龄
清河郡、济南郡;清河堂、济南堂
房兴耀、房维中
得姓始祖
房陵
展开
莞市房氏字辈:庭超敬铸宏.毓振殿永学.保家肇昌泰.继世延文英.
广州市房氏字辈:维日一宗振启尊崇伯仲济美淑桂齐隆千招万睦次第宜同
中山市房氏字辈:以 忠 良 显 瓒 述 是 景 企 嘉 彦 庆 斯 衍 方 正 守 宗 法 诗 书 佩 圣 贤
深圳市房氏字辈:继 致 顺 积 美 乔 期 仍 愈 贤 来 裔 仪 悠 远 会 运 昭 简 编
惠州市房氏字辈:尚--学--德--义-世--维--昌--昭--承--久--济--美--习--庭--顺--XX-财--明--高--阳--慎--忠--仁--福--初--达--重--其--勇--从
江门市房氏字辈:大--本--汝--先--树--峻--德--志--克--明--统--绪--务--可--继--延--世--善--永--存
珠海市房氏字辈:锡--汝--林--焜--淑--铭--清--树--炳--坮--祖--恩--贻--泽--远--万--世--永--承--昌--忠--信--振--国--运--孝--友--传--家--本--和--善--秉--先--久--端--品--在--淳--良--贤--达--惟--圣--学--文--方--保--济--祥
汕头市房氏字辈:天 清 载 德 政 代 传 永 流 芳
佛山市房氏字辈:振,海,俊,宪,克,向
湛江市房氏字辈:永、桂、兴、高、力、业、成
河源市房氏字辈:一--惟--克--敦--宗--九--运--复--肇--宏--友--恭--延--绪--广--蔚--起--焕--家--乘
展开
上古
源于陶唐氏,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尧帝的儿子朱开始被封于丹水,史称丹朱。
夏商周(春秋)
夏(约前2100年~约前1600年)、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之时,朝廷亦不敢等闲视之。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时周王室与房氏曾屡通婚姻。
两汉
房钟第12代孙为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司空房植,第13代孙房雅于公元前32年任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成帝末年的清河太守(今河北清河县东),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繁衍成为望族。
两晋南北朝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时期,清河房氏作为当地望门贵族,一直保持着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勃海封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相互联姻。
唐宋
在唐朝,清河房氏"五代三宰相",房氏家族于此时获得中兴,备极荣光。房玄龄长子房遗袭父爵为梁国公, 高阳公主谋反事受牵连, 削官削爵后举家逃迁到河南同时房乾的后代也以此地为郡望,称"河南房氏"。
元明清
直到明初才出现了房宽(明代名将)和房胜两位立了大功的将军。但房姓族人虽流徙四方,清白持家的风格始终未变。
展开
郡望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
房 州:即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堂号
清河堂:以望立堂,为房氏家族的总堂号。传江苏苏州、扬州、湖南浏阳浏东等房氏分支。
济南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乐善堂:山东临沂苍山传此一支。全县20多个村以及枣庄江苏苏北地区罗庄等地近5000余人。
房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十堰堂。
中书堂:唐朝房玄龄十八岁就中了进士。李世民举兵,房玄龄跟随他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十余年。李世民当了大唐皇帝,封他为中书令,任宰相十五年,因而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官衔“中书令”为堂号。
国器堂:明思恩侯房宽之子房万宝公,赴广东梅州银江镇开派.其裔孙晚清光绪帝殿前侍卫房殿魁公奉旨修建“房氏家庙”,并将堂号定为“国器堂”。
继锦堂:浙江嵊县剡北房氏分支。
敦伦堂:湖南衡阳房氏分支。
亲睦堂:湖南桂阳蓉城北乡沙里房氏分支。
孝友堂:浙江余姚房氏分支。
展开
四言
清河世泽;凌阁家声。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房氏望起于清河,世代相传,绵延不绝。下联典指唐开国宰相房玄龄与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由名画师阎立本画象,并挂于凌烟阁上世受唐皇室供奉的事。
能吏称冠;画师第一。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名官房彦谦,字孝冲,清河人。通涉五经,工草隶,累迁长葛令,甚有惠化,察天下能第一,超授鄀州司马,卒追赠徐州都督。下联典指前蜀画家房从真,成都人。为翰林待诏,画甲马人物鬼神,冠绝当时。
商山四皓;太和三奚。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画篆房茂长,清河人,善画人物,有《商山四皓图》。下联典指后魏司空参议房坚,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帝令诸州中正各举所知。坚与幽州中正阳尼各举其子,孝文曰:“昔有一祁,名垂往史;今有二奚,当闻来牒。”出为澲阳太守。官终司空参议。
廉惠为政;清白传家。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史晋州刺史房谟,字敬放,洛阳人。正光末历昌平、代郡太守。所在善廉惠,除太宁太守。神武入洛,征为丞相右长史,以清直甚被赏遇,官终晋州刺史,世称清白,卒谥文惠。
天下规矩;学士谋猷。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典指汉甘陵人房植,字伯武,桓帝时官河南尹,遵守礼法,有名当朝,当时人说:“天下规矩房伯武。”后官至司空。下联说唐初大臣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隋末进士,唐兵人关中,归附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协助李世民筹谋统一,并取得帝位。贞观年间,历官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宰相),与杜如晦、魏徵共掌朝政,当时人称“房谋杜断”,封梁国公。曾奉诏与长孙无忌等修订法律,是以宽简为特色的贞观律的主要制定者,又受诏重撰《晋书》。
五经之库;三辅之师。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房晖远,世传儒学,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牛弘称其为“五经库”。下联典指隋房恭懿,性深沉有局量,仕北齐历平恩令、济阴守,并有能名,入隋累官海州刺史,所至称最。
天下房氏;无出清河。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房姓宗祠“清河堂”堂联。
贞妻割耳;贤母授诗。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朝燕·魏溥妻房氏事典。下联典指北魏·房景先母事典。
身入鲜卑;子孙归宗。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晋时的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游牧鲜卑那里做使者的事。
展开
-
06-052020房姓名人房 坚 后魏司空参议,字千秋,少有才名,太和中累迁齐州大中正。官终司空参议。 房 琯
-
06-052020房姓宗祠通用联四言 清河世泽;凌阁家声。 ——佚名撰房姓宗祠通用联
-
06-052020郡望堂号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济南郡: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
-
06-052020房姓起源"房"姓诞生于距今约4300-4700年前,起源于祁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尧的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尧没有把帝位交给丹朱继承,而是禅让给了立有大功的舜。
-
12-232019房氏字辈汇总东莞市房氏字辈:庭超敬铸宏.毓振殿永学.保家肇昌泰.继世延文英. 广州市房氏字辈:维日一宗振启尊崇伯仲济美淑桂齐隆千招万睦次第宜同 中山市房氏字辈:以 忠 良 显 瓒 述 是 景 企 嘉 彦 庆 斯 衍 方 正 守 宗 法 诗 书 佩 圣 贤 深圳市房氏字辈:继 致 顺 积 美 乔 期 仍 愈 贤 来 裔 仪 悠 远 会 运 昭 简 编
-
06-042013房庆恺房庆恺,[清]号烛亭,江苏常州人。官仁和(今杭州)知县。工墨竹,法宗文同。《毗陵画徽录》
-
06-042013房维中房维中,男,汉族,1928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48年入东北大学学习。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06-042013房秩五房秩五,生于1877年,卒于1966年,名宗岳,晚号陆园老人。桐城县浮山(今属枞阳)人,是清末秀才
-
06-042013房四平房四平,高级经济师,长江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学硕士,中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弗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通用机械协会副理事长
-
06-042013房瀛房瀛,[清]字灵峤,晚号六如子。工画。《高邮耆旧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