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氏
狄(娀简、简狄)、姜孝伯(姜伯考)、狄虒弥、耶律·赫邈
山东、江苏、辽宁、吉林
狄牙、涤清、狄仁杰
天水郡、太原郡、东海郡;天水堂、太原堂、东海堂
狄志远
得姓始祖
狄(娀简、简狄)、姜孝伯(姜伯考)、狄虒弥、耶律·赫邈。上古周朝时,有个叫孝伯(亦称考伯)的贵族,被周成王封为狄城的首领,考伯就在那儿建立了狄国,也就是在现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那一带。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而狄姓的始祖孝伯,原来是远古的炎帝的后代,炎帝这一族崇拜牛和凤,黄帝这一族崇拜龙。所以说炎黄子孙也就是凤和龙的子孙。
各支始祖
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举贤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开府溧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梁公,出于太原。是为山西太原狄氏始祖。
狄承烈:字显诒,号东皋(公元1304~1367年),于两广两浙间经商获其赢利,家致巨富。当时闽自陈吊眼作乱,揭竿伏莽之徒尤如猬起,所在攻剽不休,狄承烈不时来太之石圹贸易间就养官署以为常未几方氏兄弟分据台、温、庆元三郡,而陈友定己尽有全闽矣,烽烟满目欲归无路,遂隐于石圹终焉。其子狄务本秉铎东瓯,也因方国珍占领温州,遂卸惠文冠往依父于石圹焉。嗣明太祖皇帝定鼎金陵诏遣沿海居民尽入内地,由是徙太之光明。狄承烈从太原到闽,不是定居福州闽县。而是在两广和闽浙经商期间,曾暂时居住闽县。是太原狄氏之十八世孙,是为福建光明狄氏始祖。
展开
东莞市狄氏字辈:经义传明训永绪世泽长忠孝谨遵守裕德福荣详
广州市狄氏字辈:崇文轩允广,明德纪世长,慎思成敬敏,天启庆恒祥
中山市狄氏字辈:万宝归来有□尚凤挺宗怀庆兆世震
深圳市狄氏字辈:青明和福学道政吉永昌万祥宗家庆元恒世德彰
惠州市狄氏字辈:孟元英维时恒
江门市狄氏字辈:国吉汝方尽(金)光庆祖泽深
珠海市狄氏字辈:永自万朝学启国兴仁卫仕兆祖厚德成
汕头市狄氏字辈:国有德士矣 临广善作邦 成家方东升 荣华灿先伦 俊秀同献彩 福瑞应延长 树立伟远向 希宜为英贤 山东莱芜狄氏字辈 三元聚会福禄呈祥
佛山市狄氏字辈:美文有正尚,风金长德方;传立思泰仲,开先自成康;大道宗唐相,魁名绍宋良;安居勤本业,世代显荣昌
湛江市狄氏字辈:向天加益盛 朝福细绵强 永庆芝兰妙 申杯玉树芳
河源市狄氏字辈:维守方元玉.仁文士正长.宗绍光廷大.家虚永无昌
展开
狄氏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溧阳、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豳地(中国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中国陕西歧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陇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
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后才销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致仕,遂居胥渚里,今溧阳狄氏祖也。
展开
郡望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
东海郡:又名郯郡、东晦郡,中国古郡名。秦代始置,郡治在郯县(今山东郯城)。西汉时其辖境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部与江苏省东北部一带,属徐州刺史部。东汉、三国魏置东海国。西晋复置郡。南北朝时为南北争夺之地,基本没有形成稳固的行政区划。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海州为东海郡。隋初废,大业中复置郡,改治朐山县。唐复改海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东海郡,未过几年,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海州。自此,东海郡终成历史。
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梁公堂:狄仁杰两度为唐朝宰相,逝世后被武则天追封为梁国公,始有此堂号。
展开
四言
心存唐室;
功著宋廷。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孟章廉吏;
西河武襄。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天水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天授二年(692年)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斗南树望;
台正饬纲。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居官忠义,时号“斗南一人”。下联典指唐·狄仁杰孙狄兼谟,刚正有祖风,帝曰:“御史是朝廷纪纲,一台正则朝廷治。”
心存唐室;
功著宋廷。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谏止武后立武三思为太子,迎庐陵王于房州,唐祚赖以匡复。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仁宗时为延州指挥使,拒西夏有功。后广源州蛮侬智高反,狄青以奇兵夺昆仑关,一昼夜破敌,以功拜枢密使。
断发殉节;
铜面张威。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狄毛妻事典。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事典。
五言
大琛列画史;
仁杰赠文昌。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慧眼荐名士;
奇兵夺昆仑。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
七言
三任刺史留惠政;
七迁尚书有能声。
宸晖降望金舆转;
仙路峥嵘碧涧幽。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大臣狄仁杰诗句联。
十言
功夺昆仑,只用上元三鼓;
珠明沧海,洵称南斗一人。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下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
齿德俱优,望重香山耆老;
经书博览,名齐雁塔英豪。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士狄谦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学者狄道的事典。
展开
-
05-112020狄姓宗祠对联心存唐室;功著宋廷。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人,初历官大理丞,侍御史,豫州、宁州刺史。武则天即位初,他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曾受诬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神功初年复相
-
05-112020郡望堂号郡望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
-
05-112020狄姓始祖得姓始祖 狄(娀简、简狄)、姜孝伯(姜伯考)、狄虒弥、耶律·赫邈。上古周朝时,有个叫孝伯(亦称考伯)的贵族,被周成王封为狄城的首领,考伯就在那儿建立了狄国,也就是在现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那一带。
-
05-112020狄氏起源源流一 源于有娀氏,出自商王朝始祖契(阏伯)之母狄,属于以先祖母名字为氏。《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契母曰狄。”狄,亦称娀,是传说中商王朝始祖契(火神阏伯)之母,一作娀简、简狄、女修、简易、简逷,是颛顼之裔有娀氏(山西永济)之女。
-
12-212019狄氏字辈汇总江苏溧阳狄氏字辈: 文章千古训忠孝一家人勤俭贻谟远诗书衍庆长。【文为13世】 山东滕州(滕阳)狄氏字辈: 经义传明训永绪世泽长忠孝谨遵守裕德福荣详。【经为22世】 河南南阳狄氏字辈: 万宝归来有□尚凤挺宗怀庆兆世震。 辽宁丹东狄氏字辈: 青明和福学道政吉永昌万祥宗家庆元恒世德彰。 江苏连云港狄氏字辈: 孟元英维时…… 山东莘县狄氏字辈: 国吉汝方尽(金)光庆祖泽深。 狄氏一支字辈: 永自
-
08-272013狄楼海狄楼海,(1874年~1938年) 字观沧。临猗县裴家营人。幼年时,启蒙于解县侯村人曲乃锐、曲乃钧(二人皆为举人出身)门下。1900年庚子事件后,赴陕西考取举人。1903年赴京殿试,成癸卯科进士。初在北京任刑部主事。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在同乡王用宾、刘绵训、张起凤等人影响下加入同盟会。1909年,归国任教于京师大学堂。11月13日,与柳亚子等人组织“南社”,为第一批17个成员之一。
-
08-272013狄兆龙狄兆龙,中国武术名师,第四代八卦掌传人,八卦掌门著名传人,江苏溧阳人,,出身武术名门望族,中国史式八卦掌研究会创建人,生于一九0九年八月十六日,卒于二00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享年94岁。
-
08-272013狄勋元狄勋元1931年12月出生,江苏溧阳人。教授。毕业于第七军医大学。现任第一军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文职干部将军军衔。国际骨折修复学会(ISFR)骨干会员,剑桥国际生物力学中心(IBC)顾问委员等职。
-
08-272013狄侃狄侃(1893—1967),曾用名狄今生、狄山,溧城镇人。原在溧阳平陵学校读书,后进上海复旦大学中学部,毕业后升入复旦大学文科,兼读东吴大学法科,两校同时毕业。1919年全国学生联合会在沪成立,狄侃被推为会长。
-
08-272013狄志杰狄志杰,台湾屏风表演班成员,拥有丰富的舞台剧表演经验,长相清秀,善扮女生。代表作品有《八号风球的爱恋》,《饭团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