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氏
王子朝、史晁、晁错
河北省、台湾省、内蒙古
待补
京兆堂、颖川堂、姑臧堂、南阳堂、智囊堂、学书堂
朝志国、朝福林、朝歌乐、朝鲁
王子朝、史晁、晁错。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在中国古代,晁、鼌(鼂)、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经常被通用。依照典籍《风俗通》上的记载,晁氏是卫国大夫史晁之后。而在史籍《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说:“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史籍《通志·氏族略》一书则指出,这个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或是卫国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据典籍《鼠璞》上的记载,晁氏是由朝氏而改的。这样推算起来,朝氏、晁氏的得姓至少已经有两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追本求源,他们都是周文王姬姓后裔。故朝氏后人奉王子朝为得姓始祖。
展开
待补
展开
朝氏(晁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五百四十三位,以京兆、颖川、姑臧、南阳为郡望。
今河北省的廊坊市,河南信阳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正黄旗、呼和浩特市、察右后旗、呼伦贝尔盟,北京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朝氏族人分布。
展开
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颖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
姑臧城: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颖川堂:以望立堂。
姑臧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智囊堂:汉朝晁错,为太学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人称他为“智囊”,汉景帝的为御史大夫,后被汉景帝冤杀,子孙后代因以为堂号。
学书堂:同智囊堂。
展开
待补
展开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