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氏
熊叔堪、叱干·初古拔、初暐(祁暐)
山东、辽宁、宁夏、新疆
初杲、初彭龄
南郡、郸城;南郡堂、郓城堂
初大告
得姓始祖
熊叔堪、叱干·初古拔、初暐(祁暐)。
展开
待补
展开
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五百位以后,在台湾省却名列第二百八十六位,以南郡、西郸郡为郡望。初氏一族在胶东半岛的聚居地较多,如莱阳团旺、蓬莱初旺、费东等地。
今山东省的聊城高唐县,文登、滨州市博兴县、烟台市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招远市、莱阳市、蓬莱市、莱州市、潍坊市高密市、东阿县、海阳县、栖霞市、青岛市平度市,临沂市沂水县,辽宁省的盖州市、丹东市、北票市、建平县、喀左县、双塔县、铁岭市、大连市、凤城市、庄河市、普兰店,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的吉林市、公主岭市怀德县,河北省的沧州南皮县,黑龙江省的通河市、黑河市,湖北省的潜江市,北京市,台湾省、云南、四川德阳等地,均有初氏族人分布。
展开
郡望
南 郡:历史上的南郡有二:①始建于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汉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下辖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门、华容、远安、当阳、第秭归、巴东、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带地区。隋朝开皇初年被废黜(辛丑,公元581年)。②秦朝置南郡,颌有今湖北原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襄阳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汉置江陵县为郡治,即今江陵县,唐改为江陵郡,旋升为江陵府。
郸 城:春秋时期鲁国属地,鲁昭公居西郸,宫、鲁所争为东郸。北周时期以蜀山湖南岸西郸地置清泽县,隋朝时期改清泽县为郸城县,又改万安县,不久恢复故名,其时故城在今山东郸城东十六里,金国迁城至今河南省郸城县,以避黄河水患,此后一直未变。
堂号
南郡堂:以望立堂。
郓城堂:烟台芝罘岛、莱阳、湖北潜江和蓬莱初旺村祠堂堂号。
六冬堂:同郓城堂。
浅绛轩:为著名作家初国卿室名,以收藏研究文人瓷画而著称。
展开
七言通用联
裸将堂上长春酒;祝到辽西古杏山:此联为山东烟台芝罘岛、莱阳、湖北潜江和蓬莱初旺村初氏认宗祠堂对联。
展开
-
04-102020家谱文献辽宁盖州初氏宗谱,(清)初弘赞、初俭等编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盖州市徐屯镇初堡村初克权处。 辽宁丹东初氏支谱,著者待考,民国初年木刻活字印本。
-
04-102020清朝年间山东初氏分布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初文斌调查山东登、莱两府初氏族人居住地点,有如下记录: 宁海州(二十一个村):初家村、西陈家、水道村、税目村、初家庄、长岚村、上口村、西关、行上村、夹河村、千金村、远陵夼、朱巷铺、雀山汤、大庄村、河里曲家、黄家疃、马石店、城后油坊、北桥村、朱旦夼;
-
04-102020郡望堂号郡望 南 郡:历史上的南郡有二:①始建于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汉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下辖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门、华容、远安、当阳、第秭归、巴东、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带地区。
-
04-102020始祖 分布得姓始祖 熊叔堪、叱干·初古拔、初暐(祁暐)。
-
04-102020初氏渊源第一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于商王朝开国君主成汤的之支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明朝时期学者王圻所著《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中的记载:“汤之支裔有初氏。”商王朝时期,开国君主成汤王的支庶后代中即有初氏。而商汤是黄帝的第十八代子孙,因此又有学者认为该支初氏应当列入姬姓系列。
-
04-102020初大告初大告 (1898-1987)(四十五世),原名初铭音、初诰,字达杲,《初氏谱书》(山东莱阳,初尚龄等编,1937年重修七册)中记载名字:芷南,字湘帆。山东莱阳高格庄外镇胡城村人,少年曾读私塾,并常习作诗词,1914年8月,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
-
04-102020初彭龄初彭龄 (1749-1825),字绍祖,一字颐园,原籍莱阳北黄村。其祖父初元方于清乾隆四年中进士后,即迁居即墨海堤村(今属南阡乡)。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历官编修、御史、云南巡抚、刑部侍郎、内阁学士,道光擢兵部尚书。
-
04-102020初杲初杲 (1460-1540),字启昭,号内滨,正德八(15134)年举人,正德辛巳(1521年)进士(北京国子监街孔庙067号进士题名碑有其名),授御史。二品官。世宗继统,会议大礼,引经抗疏。
-
06-042013初平1943年3月生,大学学历。曾任解放军坦克四师政治部主任
-
06-042013初甫川初甫川 别署三不堂主,取鲁迅“不苟活、不奢侈、不放纵”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