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岑姓
岑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周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封地为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姬渠为岑氏得姓始祖。岑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汉、唐两代,南阳岑氏人才辈出,出将入相,十分显赫。现各地存世的古《岑氏宗谱》,大多尊姬渠为得姓始祖,以岑彭或岑文本为“一世祖”。 关于“岑”的读音问题,许多地方的人念做“qin”,与“秦”同音。民国以后国语规范化,统作cén。 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67位。在当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295位,人口约52.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7%左右。
岑氏
姬渠(岑子)
广东、广西、贵州
岑彭、岑文本、岑参、岑春煊
南阳郡;南阳堂
岑凯伦、岑旭
得姓始祖
岑子,姬姓,名渠,周文王异母弟姬耀之子。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天下,其中将其从弟渠封于岑国,为子爵,故渠又称为岑子,岑子之后,以国为氏,称岑姓,并尊岑子为其得姓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浙江岑氏运房字辈:“六千万从新恺佳孚冕端拱治太运洪开雍和浃洽”。 广东阳江岑氏字辈:“世代源流远宗枝亦叶长象贤英桌绿崇德焕文章”。 济南市岑氏字辈:六千万从新恺佳孚冕端拱治太运洪开雍和浃洽。   青岛市岑氏字辈:毓乾光天自守秉叔熙克景钊诚元世福洪栋绍继斌庭头敏。   临沂市岑氏字辈:国应文明正万世荣泽清朝廷恩光大天开福寿长。  济宁市岑氏字辈:世代源流远宗枝亦叶长象贤英桌绿崇德焕文章。  菏泽市岑氏字辈:德立延家祚勋崇保国恩鼎彝光述祖诗礼榖诒孙。  烟台市岑氏字辈:道德传家本,明良奕世昌。端方成大志,孝友庆繁祥。  淄博市岑氏字辈:立方茂,怀继守传本。  泰安市岑氏字辈:国、应、文、明、正,万、世、荣、泽、清,朝、廷、恩、光、大,天、开、福、寿、长。 潍坊市岑氏字辈:克、文、福、义、培、兆、连、荣。 日照市岑氏字辈:永义道德。 威海市岑氏字辈:光先唯首宗正、万世必思祖根、明道永远恩庆。 展开
迁徙分布
西周时期,姬渠被封为岑子,封地为岑国(今陕西省韩城一带),岑国是岑氏最早的发源地。 秦汉时期,岑氏后裔在南阳郡逐渐的繁衍壮大。汉朝时,南阳人岑彭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被封为舞阴候,名垂青史,南阳成了岑氏的郡望。 宋朝时期,岑姓大约有2万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北、江西等地。 明朝时期,岑姓大约有4万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浙江等地。 当代岑姓人口约52.6万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贵州三省,这三省的岑姓大约占全国岑姓总人口的68.4%。其次分布在海南、浙江、四川、河南、湖北、云南、安徽、江西等地,这八省岑姓占全国岑姓总人口的26.7%。全国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的岑姓大聚集区,东北、陕甘宁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岑姓人口十分稀少。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汉时期,宛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王莽受封南阳新都(今新野东南),汉更始皇帝于南阳登基,东汉时,南阳被封南都,被尊为帝乡,为天下经济首都。而云台二十八将中亦有十一人出自南阳郡。 南阳郡辖境在汉代相当于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初复废,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邓州为南阳郡。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宗族特征: 1)岑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唐代及其以前,岑姓昌盛于南阳郡之棘阳,亦即今河南新野,其世代人才辈出,出将入相,可谓天下之名门望族,五代以后,岑姓渐次南移,变成了南方之著姓。 2)除汉人之岑姓外,壮族之岑姓也名人辈出,其称为岑姓时间理应不短,因如今广西苍梧的西南有一县份名岑溪,贵州有叫岑巩的地方,应与当地拥有众多岑姓有关系。 3)岑姓的来源比较纯正,其追根溯源没有太大难度。 4)岑姓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位居第六十七位,反映出宋之前岑姓之显达。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 源自姬姓;望出南阳。 全联典出岑氏的源流和郡望。 直称右相;望重南阳。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南阳棘阳人岑长倩,永淳年间官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垂拱初年,为文昌右相,封邓国公。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棘阳人岑晊,字公孝,才高而有大志,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 舞阴列爵;魏郡化民。 上联典指东汉朝初期的南阳棘阳人岑彭,字君然,王莽时,为本县长,不久降绿林军,后归附刘秀,任刺奸大将军,随刘秀转战河北。下联典指岑彭五世孙岑熙,初任侍中,后官魏郡太守,常招聘隐逸高士参与政事,以德政感化百姓,任职二年,政绩显著,民众都歌颂他。 一门三相;五世俱卿。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进士岑羲,字伯华,棘阳人。唐朝中书舍人(中书令)岑本文之孙,自本文至羲,一门三相。下联典指后汉朝时期的名宦岑熙,为东汉廷尉岑彭五世称,有五代皆卿之誉。 五言 小谷彰德化;栲栳见高洁。 上联典出明朝时期的南京户部给事中岑用宾。字允穆,顺德人。明嘉靖进士。历任绍兴守等职。宽和立教,务在德论,有《小谷集》。下联典出元朝时期的名士岑安卿,字静能,余姚人。所居近栲栳峰,因以自号。安卿志行高洁,有《栲栳山人集》。 七言 食黄精以登仙界;赋莲花而雪父冤。 上联典指隋朝初期的江陵人岑道愿,为避乱溯三峡而上,至万州江南山岩下修炼。相传食黄精后,百余岁隐迹成仙。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南阳棘阳人岑文本,字景仁,博览经史,长受赞赏,父亲得以平反出狱。 边塞七言歌壮丽;莲花一赋显奇威。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诗人岑参(公元715~770年),南阳人(今河南南阳)。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句联。 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微。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岑参《西掖省即事》诗句联。 平台赏莲花之赋;幕府兴棠芾之歌。 全联典指唐朝时期岑文本典事。 八言 五岁读经,博涉文史;少年高和,雅饶词笔。 全联典指五代时期的陈国征南府咨议参军岑之敬,字思礼,棘阳人。五岁读孝经,十六擢高第,仕梁为晋安王记室参军,入陈累迁征南府咨议参军。博涉文史,雅有词笔。有集十卷。 展开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