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氏
皇帝、栢皇氏、伯益、百里傒、摆言太
北京、浙江、湖南、四川、重庆
百政、百家奴、百龄
南阳郡、新蔡郡、京兆;南阳堂、新蔡堂、京兆堂
名门修谱(缺)
得姓始祖
皇帝、栢皇氏、伯益、百里傒、摆言太。
展开
待补
展开
迁徙分布
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在第九百二十九位,以新蔡、京兆为郡望。
百氏一族发迹于河南省的南阳地区,今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重庆市北碚区、台湾省等地区。
展开
郡望
南阳郡:秦置,为今河南旧南阳府、湖北旧襄阳府之地,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汉因之,治宛(即今河南南阳县治),晋为南阳国,南朝宋仍曰南阳郡,隋郡废,寻复置,称移治穰县(在今河南邓县东南),金废。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堂号
南阳堂:以郡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亦称广宁堂、蔡州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源自轩辕;
望出南阳。
指百姓源流和郡望。
五言通用联
学士留文集;
提督建武功。
上联:清朝百龄,官两江总督,有《除邪纪略》、《守意龛集》等。下联:清朝百祥,官至甘州提督。
赫赫都元帅;
炳炳上将军。
上联:元朝百家奴,官至镇国将军都元帅。
八言通用联
追根寻源,轩辕乃祖;
求学问道,列子为师。
上联:指百姓得姓源流。下联:战国时百丰,为列子弟子。
展开
-
04-102020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得姓始祖 皇帝、栢皇氏、伯益、百里傒、摆言太。
-
04-102020百氏名人百 政 西汉农民起义首领。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武帝末年,战争频繁,赋役繁重,人民穷困,被迫纷起反抗,他与梅免在南阳各地领导农民起义,攻城邑,杀长吏,互相呼应,官府不能制。数岁后,武帝命绣衣御史以虎符发兵进击,起义终被镇压,但起义军散卒仍多继续坚持斗争。
-
04-102020百姓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源自轩辕;望出南阳。 ——指百姓源流和郡望。
-
04-102020郡望堂号南阳郡:秦置,为今河南旧南阳府、湖北旧襄阳府之地,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汉因之,治宛(即今河南南阳县治),晋为南阳国,南朝宋仍曰南阳郡,隋郡废,寻复置,称移治穰县(在今河南邓县东南),金废。
-
04-102020百氏源流姓氏介绍 百[佰,读音作bǎi(ㄅㄞˇ),亦可读作bó(ㄅㄛˊ)] 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一属黄帝之后;其二,由百里氏之后省略“里”而来,百姓发迹之处为河南南阳,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
-
04-102020百 龄百 龄 (?-1815),清臣。字子颐,号菊溪。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授编修。历奉天(辽宁)顺天府丞。嘉庆五年(1800)授湖南、浙江按察使。历贵州、云南布政使。
-
04-102020百家奴百家奴 (?-1311),元将领。蒙古人。父唆都任郢、复(今湖北钟祥、沔阳)二州招讨使;他承袭父职。至元五年(1268),从大军围攻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多立功,1271年,宋将范文虎输粮于襄阳,他在鹿门山给予袭击,后驻军该地,断绝宋军粮道。1274年从攻郢州(今湖北钟祥);宋大军骤至,他深入宋阵,身负数伤,犹力战。后从元军大战鄂、汉,宋将夏贵率水师拒战,他突入宋阵,击败宋军,追至黄州(今湖北黄冈),转战百里,深夜始还。又攻破金牛坝要寨,立有战功。
-
04-102020百 政百 政 西汉农民起义首领。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武帝末年,战争频繁,赋役繁重,人民穷困,被迫纷起反抗,他与梅免在南阳各地领导农民起义,攻城邑,杀长吏,互相呼应,官府不能制。数岁后,武帝命绣衣御史以虎符发兵进击,起义终被镇压,但起义军散卒仍多继续坚持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