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氏
召公康
河北、江苏、浙江
贝俊、贝钦世
清河郡;留任堂、清河堂
贝时璋
得姓始祖:召公康(姬康)、黄佳·永福。
展开
肇庆市贝氏字辈:堂亭宇孟应潜绍模廷孟承毓受宗衡
清远市贝氏字辈:富贵繁发久忠孝映辉煌
潮州市贝氏字辈:远承先志达宏启裕昆祥抡才文治美佐政英名扬
韶关市贝氏字辈:万代兴隆开宗大福良国崇光显荣华耀世德允昌
揭阳市贝氏字辈:聿念世德淑善尔身贤良文学蔚振维新
阳江市贝氏字辈:维德永守学怀邦
梅州市贝氏字辈:聿念世德淑善尔身贤良文学蔚振维新
云浮市贝氏字辈:顺镇永远衍德崇廷仲元希汝士盛必进朝荣为学定邦国期达大家声令传通毓秀一本贯天经位立名高尚欣逢富贵成应爷同日久还向等兰馨前后皆英俊古今各振兴广生明辅治喜得信中心甘棠遗厚泽钦赐福宗亲
茂名市贝氏字辈: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汕尾市贝氏字辈:惠、子、两、鲁、宗、文、以、子、珍、彦、琠、孟、敏、元、春、怀、天、大、承
展开
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一十位门阀。
贝氏远祖起源于西周时期,上古时周文王的一个儿子被封在今天的河北省巨鹿浿水,建立了郥国,公族子孙就时代以国名为郥姓,后来他们去掉“邑”字边旁,改姓“贝”。因此,“贝”姓也是出自周朝王室之姓,即姬姓。
后来,有一支贝氏从河北巨鹿浿水迁移到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一带,由于贝氏人口逐渐增多,该地被称为贝丘。另一些居住在贝丘的人,也有的人就此起姓为“贝”。贝氏后来在清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清河郡望。
展开
郡望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堂号
留任堂:明朝时贝恒任邵阳知县,后改东阿知县。他为官仁察明恕,甚得民心。朝廷调他另有任用,东阿耆老数百人到朝廷挽留,朝廷只好升他一级仍留东阿。
修史堂:明朝初年,贝琼被召修《元史》,因此“修史”成为贝氏的另一个堂号。
丰谷堂:宋朝贝钦臣任江阴县令时,重视开垦田地、发展生产,政绩显著,全县民众欢歌庆丰收,素有县歌丰谷之称,因以为丰谷堂。
东武堂:东汉时期,黄门令(中常侍)贝瑗曾因诛权臣梁冀家族有功,被汉桓帝封为东武阳侯。他的贝氏后裔为了纪念贝瑗的丰功伟绩,所以把东武作为贝氏的一个堂号。
清河堂:以祖籍地为堂号,今广西、广东两地贝氏春节对联横批“清河堂”,有时也写“东武第”“丰谷第”。
光裕堂:吴越世泽;太学家声。明代太学士贝泰,字宗鲁,金华人。少以文行闻,永乐举人。(浙江金华义乌~光裕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望出清河:
全联典出贝氏的源流和郡望。
卷封东武;史著清江: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金华人贝泰,字宗鲁,少年时以文才和德行闻名,中举后,官至国子祭酒,执掌太学四十余年。“东武”,即乐府调曲名。下联典指明朝初期的崇德人贝琼,字廷琚,博览经史,尤工于诗,洪武初年应召修《元史》,著有《清江集》等。
吴越世泽;太学家声:
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贝泰,金华人。前后在太学四十余年,六馆之士,翕然从化。
五言通用联
点画惊鹰鹘;乔诗壮宇城。
梁碑留墨宝;运河传政声。
民享浚河利;县多丰谷登。
六言通用联
解字九千三百;坐席五十余重: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变法先锋谭嗣同赠清朝文学家贝元征联。
七言通用联
洪武三助流芳远;永乐六馆播惠长。
清水一湾天然画;河山万里锦锈图。
——此联为贝氏名门望族居住地“清河”(郡)嵌字联。
八言通用联
修元代史书,才高班马;著清江文集,气迈欧苏:
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学家贝琼的事典。
展开
-
05-112020贝氏家训贝氏家训 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敬老爱幼,地义天经. 夫妻平等,相敬如宾.抚育子女,一视同仁.
-
05-112020贝姓宗祠通用联四言 源自姬姓;望出清河。 ——全联典出贝氏的源流和郡望。
-
05-112020郡望堂号郡望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
-
05-112020贝氏源流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庶子姬奭后裔的封地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姬奭,就是西周初期著名的召公奭,在辅佐周武王灭了殷商之后,被封于燕国,都城在九州之一的蓟。
-
12-112019贝氏字辈广东省肇庆市贝氏字辈:堂亭宇孟应潜绍模廷孟承毓受宗衡。 广东省清远市贝氏字辈:富贵繁发久忠孝映辉煌。
-
07-172013贝超贝超,男,1920年12月生,江苏省洪泽县人。中华诗词学会 、江苏省诗协、淮阴市诗协会会员,洪泽县春涛诗社常委、编委。 贝超幼读私塾,曾攻四书、五 经、古典诗词。酷爱诗书画。1941年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曾任教师、文化馆长、乡长等职, 1964年参加徐州市师范学院进修中文。后毕业于该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放手进 行诗词和书画创作,1992年到江苏扬子书画艺 术进修学院进修“国画系”中国画专业一年,十多年来,发表了500多首(阕)诗词和几十幅 书画。
-
07-172013贝晋眉贝晋眉,男,生于1887年,卒于1968年,业余昆曲家。名绵礼,号晋美,以字行。江苏苏州人。系昆剧传习所创始人之一。 贝晋眉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染织科。后家道中落,一度在浙江湖州开设药店。父、兄皆雅好昆曲,曾聘请许雪楼授曲。晋眉自幼受家庭熏陶,8岁时从二兄仲眉学曲,初习老生,后改唱巾生。曾问艺于俞粟庐,得俞派唱法三昧。 贝晋眉擅演《西楼记•楼会、拆书、玩笺》、《红梨记•访素、亭会》、
-
07-172013贝瑗贝瑗(公元?~167年待考),魏郡元城人。著名东汉时期宦官。
-
07-162013林贝聿嘉
-
07-152013贝芝泉贝芝泉,男,1927年5月生,江苏苏州人,自号“伴石居”主人。 贝芝泉1950年7月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研究馆员,曾任南京图书馆书目参考部副主任。系南京雨花百协会顾问。1958年开始收藏,主集雨花石,现藏三千余枚,代表藏品有“神笔”、“早春二月”、“金鱼戏水”、“竹林小憩”等。其雨花石藏品特色鲜明,除在南京长期展出外,还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苏州、澳门等地展出数十次,并送往日本、新加坡参加国际性石展,获得广泛好评。1988年,外文出版社采用其藏石出版了第一套雨花石图案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