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阿姓
阿姓,阿,多音字。 1、副词读[ā],加在称呼的词头:阿大、阿毛、阿弟。 2、名词读[ē],意迎合,偏袒,如阿谀逢迎;意凹曲处,如山阿。 3、阿,做姓氏时,读音作kē、ē、ā。
伊尹
青海、河南
阿桂、阿田可
河南郡
阿亚、阿荣、阿正、阿海、阿音
得姓始祖
伊尹。伊尹,名挚,是有莘氏在桑树林拾到的弃儿,因其养母住在伊水边上,所以以水为氏。虽然伊尹身材短小,面庞不出众,但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当时夏王桀暴虐残忍,滥用民力,鱼肉百姓,田地荒芜,民不聊生。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于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接近商汤劝他高举义旗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伊尹建议商汤停止向夏桀进贡,看夏桀如何动作,以探测夏桀的实力。夏桀果然非常愤怒,征调九夷的兵力,要来伐商。伊尹当即劝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兵力,我们伐他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商汤又向夏桀进贡。当伊尹看到时机成熟时,又一次停止向夏桀进贡,但因为夏桀的暴行,这次,他未能调动军队了,于是伊尹就向商汤建议起兵。商汤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一举拥戴贤德的商商汤为“天子”建立商朝。商汤和伊尹紧密合作,励精图治,爱护百姓。受到百姓的爱戴。商汤逝世后,伊尹辅佐他的后代,直至商汤的孙子太甲为商王时,太甲暴虐乱德。三年以后,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接受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工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改恶从善,于是伊尹把太甲接出来,还政给他,自己告老还乡,太甲返位后,发扬商汤的德政,勤俭爱民,史诸侯归附,社会安宁。伊尹逝世后,帝沃丁(太甲的儿子)以天子之礼葬之。伊尹支孙有的以祖上“阿衡”官职为荣,遂以阿字为姓,称为阿氏。故伊尹就是阿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苏州市阿氏字辈: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徐州市阿氏字辈: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盐城市阿氏字辈: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无锡市阿氏字辈: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南京市阿氏字辈: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南通市阿氏字辈: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连云港市阿氏字辈: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常州市阿氏字辈: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僶、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镇江市阿氏字辈:乌、郎、法、琏、应、开、纪、象、崇、永、朝、开、纪、昌、文、字、子、传、兆、志   扬州市阿氏字辈: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展开
迁徙分布
在青海省大通县的阿(a)家堡、阿(a)家台、下陶村等地的阿氏,祖先均系蒙古族,因为和汉族聚居多年,被当地的风俗习惯同化,但经过追根寻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正民族,改汉为蒙。而这些家族都继承父辈民族,统一以蒙古族填报后代民族。而河北磁县高臾镇的阿氏,均系汉族。阿姓望居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 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 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 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堂号 (缺)。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爨书留著;紫阁图形。 ——佚名撰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唐代马龙州人阿[田可],隐居在今云南省东部山区,收集整理古代爨(Cuàn音窜)族文字,两年共撰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个,号为“韪书”。下联典指清代满洲正白旗人阿桂,章佳氏,字广庭,乾隆年间举人,历任伊犁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宰相)。为高宗所倚重,曾参与平定准噶尔部和天山南路小和卓木的叛乱,后屡任统帅,用兵大、小金川,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封诚谋英勇公,图像绘制于紫光阁。 韪书留世;殊勋写真。 ——佚名撰阿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阿[田可],隐居山林,撰爨字如蝌蚪,成字一千八百四十,号曰韪书,留传后世。下联典指清·阿桂,定伊犁、讨缅甸、平两金川皆有功,绘图形于紫光阁。 展开
姓氏动态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
姓氏名人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