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氏
步扬
江苏、浙江、河南
步熊、步骘、步叔乘
平阳郡;临湘堂、宽宏堂
步金门、步凤藻、步近智
得姓始祖
步扬(郤扬、郤步阳)、步叔乗(姜步乗)、蒲鲜·万奴。
展开
山东潍坊、成武步氏字辈:“连春洪(恩永锡)玉(兆延庆)立宪同”。
山东章丘步氏字辈:“成自明云万清连”。
山东茌平步氏字辈:“文大……龄兆玉占广同士(世)万更新”。
山东泗水步氏字辈:“文廷祥得(德)”。
山东邹县步氏字辈:“传宗嘉继广祥占德士长允怀丕承美惟耀显辉光”。
山东章丘辛寨步氏字辈:“司士文章,云召玉坤相,忠厚传善宝,恩德吉庆昌。”
河南延津步氏字辈:“嵩春国,爱(红、鸿)文铭思孝,俊义进士魁……”
河北枣强步氏字辈:“纪(际)加(嘉)其以恒丰怀召(绍)燕(彦)国宏律向”。
步氏一支字辈:“连春西(锡洪)延(昌玉)肇(照兆昭显宪)德”。
展开
迁徙分布
步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四十八位门阀。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步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是以地为姓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与《潜夫论》等古籍记载,《左传》上曾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却步阳的先人食采于步这个地方,后来他们就以自己的祖宗的采邑为名为姓,世称步氏。步氏发祥于山东,后来很快向南发展,自山东移向江苏长江以南,自三国时期开始在东吴所在地的江南地区,为整个家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春秋时期的齐国也有步氏人家。距今大约2500年前,孔子的门徒中有一位叫步叔乘,就是当时的齐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另一支步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说,曾有一位步毅,由出自却氏。此外,《魏书·官氏志》上说,曾有步鹿氏改复姓为单姓步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展开
郡望
据《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步氏望出平阳。”
平阳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堂号
临湘堂、宽宏堂:三国的时候,东吴步涉性格宽宏大量。开始得时候隐居于江东,种瓜自给自足,昼夜读书,勤于钻研,博研艺道,无不精通。孙权知道后拜他为讨虏将军,后又召为主记,迁将军左护军,封为临湘侯。孙权称帝后,拜为骠骑大将军。他前后推荐的人才,提拔埋没的人才,解救受患难的人才很多。当了丞相以后,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和平常的书生一样。西陵20年,大家都折服于他的威兴。内外都很尊重他。
展开
源自步邑;
望出平阳。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远谋却召;
体国尽忠。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西陵遗爱;
东国名贤。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荐贤推难;
体国尽忠。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力扶圣道;
行素书生。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孔门力扶圣道;
吴相仍若书生。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步步登高紫气近;
扬扬得意春风来。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平心静气,怡然自得;
阳春白雪,高雅难袁。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步姓望族居住地“平阳”二字的嵌字联。
卜筮精通,惟喜叔熊术妙;
居处简朴,争夸相国风清。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方士步熊,字叔熊,发干人。好卜筮术数,门徒甚盛。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右将军左护军步骘,淮阳人。生活简朴。学识渊博。孙权称帝后,升骠骑将军,领冀州牧,后拜丞相。
展开
-
02-292020郡望堂号郡望 据《姓氏考略》与《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步氏望出平阳。” 平阳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
02-292020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源自步邑; 望出平阳。 ——佚名撰步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步姓的源流和郡望。
-
02-292020步氏名人步恒鉴 (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末期金融家。 步金门 (1839~1904),字梦莲,号荣诏;河南杞县步大楼村人,居县城西门大街。著名近代教育家。
-
02-292020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得姓始祖 步扬(郤扬、郤步阳)、步叔乗(姜步乗)、蒲鲜·万奴。
-
02-292020步氏源流源流一 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步扬。他的后代于是以邑为姓,称为步氏。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