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骈姓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晓名
骈姓
2020-07-30
751


《论语·宪问》中有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的文字记载,其中“伯氏骈邑”即今天山东省临朐县一带,有人据此认为春秋时期,山东临朐县就是骈姓人的聚集地和最早的源头。但北京的骈宇骞认为“骈邑”作为一个地名,和“骈氏之邑”是有差别的,以此为依据难免牵强。

山西洪洞历来是人口、姓氏的重要迁出地,骈宇骞认为关于骈姓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万氏统谱》,明朝时期曾出现过举人骈哲、户部主事骈恭,除此之外并没有获得什么有关骈姓渊源的信息。而据上世纪90年代山西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骈姓人共1182人,这再次证明了“骈”的确是一个稀有的姓氏。

关于骈姓的由来,至今难以找到一个有据可考的说法,有的往往是一种传说和推测。在河南安阳的骈姓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骈姓人的祖先原姓边,在朝廷里为官几代,很有势力。一度遭到佞臣诬陷而招惹了杀身灭门之灾,为了逃难避患,幸存者便更姓为骈,并沿用至今。这一说法虽与“骈”字在河南安阳一带方言中读音为“biān”,同边,但只是口耳相传的说辞,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还有待考证。

现今山西、河南、内蒙、江苏、河北、安徽、北京、上海、云南、陕西、山东、新疆等地皆有“骈”姓分布,并且有的地方还有相对集中的“骈”姓村庄。关于骈姓的姓源,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

“骈”姓的祖先应该与游牧民族有关,“骈”字从“马”“并”声,可能大约在五胡乱华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入居于“并”(山西并州),故取汉字“骈”为姓,从“马”表示民族的特点,从“并”表示居住地,或许这就是“骈”姓的来由。

说法二

以地名为姓。《左传》、《论语·宪问》中有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的记载,其中“伯氏骈邑”即今天山东省临朐县一带,有人据此认为以地名为姓。近日与山东临朐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其回答说:“今临朐境,古称骈邑,为纪国所辖。山东临朐县没有姓‘骈’的。”如果以地名为氏,应该当地有所遗存,一般来讲以邑为氏应该是祖籍所在,不能没有痕迹。其费解之一。其二:历来学者对《论语》中的“伯氏骈邑三百”就有不同的解释,或云“伯氏骈”是人名,而“邑三百”是指“伯氏骈”的食邑有三百。若如此,则“骈邑”就不是地名了。

但由于文献记载奇少,难以确定,尚待进一步考证。请同姓家族的成员们继续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