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从“乔家大院”到“乔家小楼”

晓名
乔氏
2013-08-01
1406

  特点:该建筑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外檐水泥饰面,正立面以八组双柱承托,呈开放式前廊。中央设条石入口,二层筑阳台,边缘设水泥宝瓶式镂空护栏,配以券式门窗。缓坡式屋顶上开天窗,檐部中央筑半圆形山花装饰,立面布局规整,具有西欧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乔映霞

  (1875-1956)字锦堂,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长孙,民国初年执掌大德通票号,1917年迁居天津。

  几年前的一部热播电视剧《乔家大院》将晋商翘楚乔致庸的传奇一生展现给人们,也把山西祁县的乔氏家族带到了公众面前。随后,陆续有天津的媒体和文史学者,由赤峰道上一栋乔家小楼开始,将乔氏后人在天津的故事讲述了出来。从此,《乔家大院》的故事有了续集,但故事的发生地却从山西的大宅院转到了天津的小洋楼。

  赤峰道70号如今挂着的风貌建筑保护牌上写着此楼为“乔铁汉旧居”,但无论是乔家的后人还是文史学者,都认为称这里为“乔映霞旧居”更为合适。因为乔映霞不但是乔铁汉的父亲,更是乔致庸亲立的家业继任掌门人,也是乔映霞将乔家大院里的人和故事带到了天津。更重要的是,作为乔致庸的接班人,乔映霞有着与祖父一样的能力和胆识,但他却遇到了不一样的时代和个人命运。他一生的遭遇,以及他带领下的乔氏家族的经历和命运,在时代风云更迭的背景下,演绎了不同于乔致庸时代的故事情节和结局。

  乔致庸培养的“接班人”

  乔致庸的经商和为人早已被大家知晓,因有着非凡的治家经商才华,乔致庸将乔家的事业一步步推向顶峰。到了晚年,他便一直在思考乔家产业执掌人的问题。但对自己的六个儿子逐个进行考察和分析后,他认为儿子们都不足以承担执掌家业的大任,于是,他把目光锁定在长孙乔映霞身上。

  乔映霞的性格与祖父颇有几分相似,他敦厚诚朴、头脑灵活、处事老练,乔致庸对他寄予厚望,倾力栽培。1905年乔致庸去世后,乔映霞作为祖父特别培养的“接班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乔氏家族的掌家者。

  虽出身传统的封建家庭,但乔映霞很有新锐思想,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激进特点。他是祁县第一个穿西装的人,他也曾带头剪掉辫子,提倡放足。乔映霞不但到处宣传进步思想,而且对其很多主张能身体力行。民国二年(1913)农历五月十三日城内赶庙会,他拉着狼狗,见人就剪辫子。祁县九汲村的段步洋、赵富贵、范有元三人进城赶会,在城内碰上乔映霞,吓得躲在商号的栏柜底下,但最后还是被拉出剪了辫子。因为这些激进的做法,村里人认为乔映霞是个怪人,与谁都不一样。有人还编了顺口溜嘲笑他:“成义子,削了头发剪辫子,穿得洋袄儿洋裤子,脖子上扎得腿带子,裤子裆里缀扣子,尿尿不用解裤子……”这些顺口溜,至今仍在祁县流传着。

  作为当家人,乔映霞继承了祖父的家规,对家人同样要求严格,爱护有加。他对教育很重视,希望乔家的后代都能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于是他在祁县乔家堡创办私塾一所、小学堂一所,并亲自带人毁掉村里的神像,将庙宇改做学堂。他聘请了著名教师、学者、拳师等,教授乡里子弟念国学、学新学、练武术,后来还让乔氏子弟中之优秀者,到太谷铭贤学校、天津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学习,毕业后又供他们留学深造,因此乔家很多子弟都受过新式教育。

  走出大院,移师天津

  如果不是一场意外,在山西生活了几辈的乔家人或许还会留守在那里,但1914年的一次意外事件,让乔映霞来到了天津,也把一直在老家经营的事业扩展到了天津。

  1913 年,乔映霞出任祁县第三区区长时,下令禁种鸦片。1914 年春,乔映霞因铲除烟苗,农民举锹执锄,聚众反抗,他鸣枪威吓,没想到慌乱中失手打死一人,造成人命案。涉讼后,祁县知事冯延铸受贿3000 元,和解了结。这事被袁世凯嫡系、山西省巡按使金永探知,想借此发一笔横财,饬令冯延铸押解乔映霞到太原就审。冯怕自己的劣迹败露,受到牵连,又向乔映霞索要重金,秘密纵容乔逃逸。乔映霞于是避居天津法租界。

  后来,随着袁世凯的离世,他的亲信金永调离了山西,乔映霞才返回祁县,专心经营产业。乔映霞掌家的最初几年间,乔家的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商号、银号的分号数量续有增加。但随着清末和民国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乔家的生意也度过了极盛时期,开始走向下坡。其实,以乔映霞的能力,本可以在生意场上大展拳脚,让祖父留下的产业更上一层楼。可惜他生不逢时,连年的战乱,使得他只能苦撑产业,满腹雄才得不到展示,乔映霞的无奈也令他平添了一些悲情色彩。

  1917年,乔映霞带着家人正式移居天津。因为当家人来天津,所以那以后乔家不少子弟来天津求学,渐渐的,天津的乔氏后人多了起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躲避战乱,乔家绝大部分人在1939年前后从祁县迁居平津。

  来到天津后,乔氏家族的人在租界的很多地方都生活过。据文史学者王振良记述,除由乔映霞亲自督建的赤峰道乔家小楼外,乔氏家族还在天津树德里、忠厚里、连璧里生活过。

  “乔家小楼”挥手告别

  生不逢时,难展抱负,本就令乔映霞心生郁闷。而随后发生的婚姻变故令这位乔家的掌门人最终被击倒。来天津后,丧妻多年的乔映霞与大家闺秀刘秀菊一见钟情,并恋爱成婚。婚后二人感情不和,最终分道扬镳。这次婚变令乔映霞大受打击,从精神到身体都出现了病症。从此,乔映霞的儿子乔铁汉接替父亲,开始主持乔家的一切。

  乔铁汉的儿子乔锐后来回忆,1930年,乔氏家族分家,乔映霞由于生病不再主持家务,主要事务由25岁的乔铁汉主持。分家后,乔映霞时期的“一言堂”制度改为了董事会制。乔铁汉虽然只是一名普通董事,可因业务能力很强,许多银行业行规只有他知道,因此他的建议几乎都会被采纳。那时弟弟乔铁民年纪尚小,也需要乔铁汉照顾。抗战爆发后,乔家的业务停顿下来,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宣告破产。乔铁汉、乔铁民两兄弟在清理家产后,纷纷离开天津去往上海,乔铁汉1950年又去北京给乔家清盘。后来,乔铁汉回到上海,乔铁民则留在了北京。乔铁汉曾说:“我这一生就做了两件事,就是帮乔家清了两次盘。”

  1949年,乔映霞与二儿子乔铁民回到天津。第二年,乔家卖掉了赤峰道上的房产,乔铁民一家搬到北京,而乔铁汉一家则留在了上海。赤峰道上的那栋小楼,乔映霞当初一手建起,他的大部分孙子孙女都在这里出生。那时,一楼是乔家的产业大德通票号,二楼住着乔映霞及两个儿子,楼下是事业,楼上是家庭。然而,几年后,世事变幻,当乔映霞最后一次离开那栋小楼时,晋商乔氏在旧时代的故事,也随之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