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炯
字晓柳,兴宁石马新群村人,公元1877-1925年间,为辛亥革命领导人。他眉目清秀,似一个书生,殊不如童年时熟习技击,武艺超人。早年受到维新思潮影响,深恨清朝廷君主专制,向往民主政体。1903年毅然剪掉发辫,东渡日本留学、攻读政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后来他的撰写诗中曾追述说;“壮岁家居苦落魂,慨然断发走扶桑。”敢于藐视王法,剪掉辫子到日本留学,当时哄动州县,这在兴宁与邻近几个县来说,是一大创举。1904年,他回乡探亲,复偕堂兄公博、堂弟铁群赴日留学,接着有胡同、邑罗、应鉴等11人赴日留学,并加入同盟会,这都是天炯影响所致。
天炯在日本,先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秋瑾、章大炎、廖仲恺丶朱执信、胡汉民等人,1905年参加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任第一届会计。1906年1908年,同盟会在国内组织的几次武装起义都告失败,一些意志薄弱的会员表现消极情绪,甚至与组织脱离联系。那时,为首总理孙中山、黄兴等都不在日木,同盟会处于涣散状态。天炯与吴玉章尽力设法团结在东京的会员,加强联系和组织工作,使同盟会的工作得于正常迸行。吴玉章所著(辛亥革命)一书,均有详尽叙说。
1911年农历3月29日,黄兴领导广州起义;事前,天炯由日本秘密回到香港,参与筹备策划,负责香港至广州的联络运输工作,运送抢枝弹药。起义之日,在香港组织50多人敢死队,并亲自率领参加广州起义。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天炯任总统秘书。不久,孙中山委派天炯为驻日本全权代表。当天炯逝世后,胡汉民撰写的天炯墓志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派君为驻日全权代表,极称其职。
1916年袁世凯称帝,天炯与朱执信等革命党人密商讨袁,事泄,避居海外,袁世凯悬尝十万元缉捕何、朱二人扑空。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又派天炯为驻日全权代表。天炯发挥其外交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日本人民更多更大的帮助。后来,天炯回国担任总统府最高顾问。1922年夏,陈炯明叛变,广东陷于战乱之中:此时天炯原患心脏病恶化,遂返原籍休养。1924年元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员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天炯得悉国民党某些上层领导人在联共问题上产生分歧,在病中还四出奔走,积极调和党内意
见,拥护孙中山先生实行“联俄、联共、扶勘工农“三大政策,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天炯悲痛万分,心力交瘁,于同年七月一日在广州博爱医院病逝,终年49岁岁。
天炯逝世,国民党要员廖仲馏、胡汉民等20人联署登报,刊载“何天炯追悼大会启事“,于8月16日在广州举行追悼大会,备极哀荣。天炯遗体依其遗嘱,归葬原乡。灵枢起运之日,国民党政府通知沿途各级政府和民众团体献花致祭。
新中国成立后, 198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何天炯修建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