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楚图南

晓名
楚图南
2013-03-27
468
楚图南(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曾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大教授、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代主席等职。
楚图南简介
[1]楚图南1899年8月18日[2]降生文山县城上条街的一间老屋里。他6岁丧母,14岁离开文山,辗转到昆明。15岁时,考入昆明私立联合中学。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楚图南就在校办的《史地丛刊》《教育新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内容涉及了美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楚图南有机会读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文章,并直接接触了李大钊。以后,就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办起了《劳动文化》小报,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熏陶。楚图南是由云南考入的官费生,按规定毕业后必须回到云南敬恭桑梓。1923年的秋天,他带着李大钊先生“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多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二要适当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建立党团组织准备条件”的嘱托,回到了阔别4年的昆明,并在省立一中任教。楚图南以其博学多识,使许多学生后来成了名人、大家。一位从香港回到昆明,考插班生进省一中的李生萱同学,就是楚图南的得意弟子。在楚老的教诲下,李生萱成了著名哲学家。当年的李生萱,就是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哲学家艾思奇
1926年春,在李大钊的指导下,楚图南从云南又到了北京,迅即转到哈尔滨,先后在哈尔滨三中、六中、省立女中、吉林六中等中学及长春二师等校任教。这年春天,楚图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楚图南受党组织的指派,先后到山东泰安省立第三中学、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楚图南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鲁迅诗文和柯仲平诗歌,给学生以革命的启蒙,培养同学们努力思考社会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他的引导下,柯仲平长诗《风火山》的“一个朋友下监牢,千个朋友杀火冒!一个朋友枪决了,万个朋友滴血誓战刀”之类悲壮、慷慨的诗句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鼓舞青年学生的革命斗志。
在战争时期,金德宝先生曾经保护过楚图南先生,而且曾因此一度被学校开除。希望历史也能够记住金德宝先生,记住他的伟大与无私。

1930年楚图南

1930年,楚图南因为震惊东北的“吉林五中共产党案”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在狱中,31岁的楚图南
楚图南

  楚图南

并没有失去生活和斗争的勇气,而是“扪着铁的严肃,在死的战栗,也是在死的大宁静中”给青年朋友们讲历史、讲文学,并译完了长达20万字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书。接着又翻译了尼采的《看哪,这人》,1932年还写完了小说集《没有仇恨和虚伪的国度》。 1934年6月,伪满傅仪“执政”大赦,楚图南提前结束了原判为9年零11个月的监禁生涯。出狱后,到河南开封北仓女中任教。那时在北仓女中任教的,还有出生在文山广南的享誉诗坛的柯仲平。

1935年楚图南

1935年春天,楚图南到达上海,改名楚曾,进入暨南大学史地系任教。1936年至1941年,楚图南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并将他翻译的德国陀劳尔、德米尔、贝赫尔,俄国的莱蒙托夫、尼克拉索夫,美国的惠特曼、匈牙利的沙罗西、欧特瓦士等进步诗人的16首诗作结集为《枫叶集》。1944年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楚图南从上海回到云南。整整抗战八年,楚图南始终以云南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积极投身于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云南省民盟的重要领导人和云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以及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
云大给楚图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3岁时,楚图南还题书赠与云大附中同学“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

1939年楚图南

1939年,为积极配合抗战救亡,文协云南分会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选举了朱自清、沈从文等为当然理事,楚图南等为分会理事。分会先后邀请了茅盾、巴金、陶行知等作宣讲、作讲座。楚图南经常以东道主的名义主持演讲或座谈会。
楚图南与其弟子

  楚图南与其弟子

为了“抗拒前方的敌人,更要警惕后方的黑夜”,1942年深秋,楚图南把他自抗战初期回到云南后写作的杂文作了选择编辑,命名《刁斗集》。

1943年楚图南

1943年,楚图南、闻一多、吴晗、费孝通等先后加入了云南民盟。

1945年楚图南

1945年12月,楚图南被选为云南民盟主委,闻一多任宣传部长兼青年委负会主任,吴晗任《民主周刊》社社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庆贺这一伟大胜利,不剃胡须的闻一多剃了胡须,不抽烟的华罗庚也开戒抽烟;不喝酒的熊庆来也饮了酒;楚图南也用着异样的方式庆祝着这个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