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晋宏忠

晓名
晋宏忠
2013-06-29
685

     (公元1941~今),湖北襄樊襄阳人。著名历史学家。
     196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中南财大),因为成绩优异,毕业后就被留在省城,先后任教于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后来因为无法解决夫妻分居问题调回襄樊,在襄阳地区党校工作直到退休。
 

四十岁以前的晋宏忠是党校的一位党史教师,课虽然教得好,和本土文化却无联系。但他有两大基本功是今天累累硕果的基础。一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因为知识丰富,思想深刻,他的文章文笔流畅,观点鲜明,常常被武汉大学的校领导表扬。有一次他在宜城调研时写的总结被校领导誉为教育革命的新思路、新发展!从那以后,学校的总结多次由他提纲完成。二是他的课讲得好。他第一次登台讲课并不成功,被台下的工农兵学员讥为一些内容,可讲可不讲。晋宏忠难过之余下了决心,认真琢磨讲课的艺术,到第二次上讲台时他精心备课,终于赢得了那些工农兵学员的倾心。后来随着经验的丰富,课越讲越好,连当时武大的三大讲课女魔头也肯定地说: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文革结束后,百业待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读书的渴望与图书的匮乏也造就了学术界的繁荣和出版业的勃兴。已经小有名气、能写能讲的晋宏忠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实现周总理的遗愿,要编纂一部《中国历史大辞典》,武汉大学承接了魏晋南北朝等部分词条的编写任务。黄惠贤教授特地推荐了晋宏忠。这其中的西晋部分约五万字,由他一人撰写。该书20003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获得了业界的赞誉。而后,他还为19975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编纂了明史部分。明史部分的内容约五十七万字。他呕心沥血,历时三载,但时风日下,金钱升天,文化落地,最终没有挣到一分钱的稿费,报酬只是两套辞典。
 

完成这两部辞典的时候,晋宏忠都远在襄樊党校。参加编稿的很多人不是教授就是副教授,只有晋宏忠是一名普通的讲师。能担当此任,显示了他过人的实力。
 

两千多前的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人到四十,滚滚红尘间的事大凡已经明白。世界观既定,性格形成,自己将来喜欢什么?要干什么?不会再有疑惑.“野人怀土,小鸟恋山。四十岁以后,晋宏忠开始潜心关注起他出生、生活和工作的这片热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晋宏忠还是个30多岁的青年教师时,就已萌发了相关的念头。那时他在隆中处的武汉大学襄阳分校担任历史教师。由于学校所在地出过一个名载千古的人物,所以他对诸葛亮很感兴趣,业余时间他翻阅了不少相关的书籍,曾经写过一些简单的文章和同校的另一位同事偷偷摸摸的油印出来自己欣赏。由于当时全国反对走白专路线,当时也只觉得是好玩罢了,他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与诸葛亮彻底联系起来。
 

时间定格在1983年的一天晚上,三个男人来到市委党校,他们要打听一位叫晋宏忠的老师。他们是全国诸葛亮研究会的人。研究会由汉中、成都和襄樊三个城市中对诸葛亮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共同组成,旨在研究诸葛亮的传奇人生,弘扬诸葛亮的奉献的精神。襄樊作为诸葛亮从少年成长为青年,学得知识,养成性格,并以隐居的姿态写出震古烁今的施政纲领的地方,应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由于没有研究诸葛亮的专家,每次开会都拿不出象样的文章,让其它地方的人多少有些遗憾和轻视。他们听说党校有个喜欢诸葛亮的人,就慕名而来了。这一来不打紧,彻底激发了晋宏忠系统研究诸葛亮、进而研究本土文化的信心。
 

晋宏忠一头扎进史料里,在经过艰难繁复的研究后,1984年一年他就拿出了八篇研究诸葛亮的文章。在出席全国第三次诸葛亮文化研讨会上,他一鸣惊人,为襄樊争取了应有的荣誉。陕西的一个读者给他写信:您的文章,有政论家的气魄,有文学家的文采,有史学家的严谨。山东的一位专家给他致电:你是全国第一个致力于诸葛亮成才之道研究的人,做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基础性工作。相信在此以后,贵市会形成一个研究诸葛亮的大气候。
 

读者和专家的鼓励坚定了晋宏忠研究本地文化的决心。从83年到现在,晋宏忠以楚国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浩瀚的历史资料里寻觅本土文化的点点滴滴,以信史为依据,以作信史为追求,以整理、挖掘、传承本土文化为己任,不惟名,不惟利,在古襄阳书院故址的书斋里,洋洋洒洒的书写着古城两千余年灿烂辉煌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以来,襄阳、南阳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几次成为两地乃至全国的学术焦点。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过程中,凭着坚实的史学功底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晋宏忠和丁宝斋等学者引经据典,小心求证,终于以翔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捍卫了学术的尊严,也为隆中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河南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在听完晋宏忠对诸葛亮情况的讲解后,悄悄地对他说:这样说来,诸葛亮确实是你们的,他停顿了片刻,咽下了一口唾沫,嘿嘿一笑,声音再小许多:不过,我们的南阳还是要炒……”
 

1995年,在多年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晋宏忠首开先河,以史家的眼光和态度肯定了刘表的历史地位,称刘表治理下的大荆州,是一片安全的绿洲。此前,由于受《三国演义》及政治领袖的个人评价等因素的影响,软弱无能几乎成为刘表的政治和人格的标签,许多著名史家也是一片诟病之词。论文发表后,在史学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刘表的评述更接近史实。
 

天道酬勤。二十余年来,他陆续出版了个人文集《卧龙深处话孔明》、《千古名相诸葛亮》、古体诗词《自鸣集》、《随感集》、《随感集续一》、《随感集续二》、《此情绵绵无尽情》、《诗歌百首咏襄阳》等;个人编著《襄樊历代官员政绩谭》等;与人合著《散论集》、《襄樊兵事春秋》、《诸葛亮之谜》、《云台功臣传》等;个人主编《溯古话襄樊》、《华夏名人在襄樊》等;与人合编《历代兴衰话君王》、《论诸葛亮文化》等;其中《襄樊兵事春秋》唯一一本研究襄樊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战史的专著。《卧龙深处话孔明》先后正式出版和被盗版了四次。晋宏忠的家里,就收藏着几个不同的版本。最近,中国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三国人物在襄樊》一书。
 

晋宏忠的这些作品为推广襄樊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很多人通过他的书了解襄樊,很多研究是利用他研究的基础。本地的一位企业家在网上留言说:“平时,我常带领外地来的朋友游览襄樊的古隆中、米公祠等地方,往往要买一些有关襄樊历史文化的书籍作纪念。而这些书籍的封面上,又大部分印有晋宏忠三个字。所以我想登门拜访一下您。
 

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很多人本地人对晋宏忠或熟视无睹或淡漠观之之时,由于在本土文化研究上的成绩,晋宏忠老师已是外地学者了解襄樊文化的一个窗口。2004年,他为央视《走遍中国》襄樊部分的文化做了讲解,兵事春秋赢得央视摄制组的首肯。2005年,本市一家媒体报道南漳发现古山寨。出于史家的敏感,晋宏忠到山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从《明史》、《襄阳府志》等古籍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而后发表了《南漳山寨初探》一文,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南漳古山寨唯一的一篇学术论文。正是受这篇论文的启发和影响,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把南漳古山寨推上《中国国家地理》。另外还有央视七频道的搜索天下栏目,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涉及襄樊文化的栏目等,都强烈邀请晋宏忠做讲解。
 

在襄樊本土,在最近的报刊和网络上,汉水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等称谓渐被人喜爱和接受并参与。在E时代,轻点一个鼠标,全世界人们都可以共享专家的研究成果。当我们信手使用这些成果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个严谨治学,引领学界的活襄樊,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拓荒者与传承者,守望者,耕耘者,为着我们生活的赖以生存的城市书写着可信的记忆。记住晋宏忠,就是记住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记住我们城市的根,就是记住我们城市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