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刘姓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刘姓
刘累(御龙氏)
国内分布较广,海外韩国、日本等
刘邦、刘彻、刘备等
彭城郡、中山郡、长沙郡、南阳郡;御龙堂、豢龙堂、沛国堂、中山堂
刘少奇、刘云山、刘亦菲等
得姓始祖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 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2、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3、外族的改姓 (1)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 (2)西汉初年:匈奴族刘姓。当时,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3)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 展开
字辈信息
湖南(登科公后裔由广东迁入)刘氏:才祖受添丹,文白一朝景,春庭本重仁,应时思事友,德盛万年新,振家光世守,华国显宗功,代遇元良起,承恩庆大逢。 湖南长沙水部丛桂支湖北干一、二河分派刘氏:庆云冠冕辉先德,采凤文章训士心。弥新家法庚和乐,蔚起人才致治平。 湖南长沙刘氏:家道克扬,孝友为正,祖武必先。 湖南宁乡古塘基刘氏:基钜润兰煐,垂铭永树熏。培钟源本烈,增锡汝模烝。均鉴泽荣耀, 湖南宁乡灰汤毛塘杨柳弯刘氏:锦年贤上世,忠厚固根元。 湖南宁乡沙田刘氏:邦以芳声显,仁义立纲常。世业肇前功,传家裕后昆。鸿章辉上国,人品重玙璠。 湖南宁乡南塘(刘少奇家族)刘氏:起序端方,绍允维臧。麟勋渠翰,际运隆昌。枝荣本固,家庆绵长。世守耕读,辉耀先芳。 湖南宁乡荷塘(出自江西安福县上湖村)刘氏:福应子忠元有志,丙经建日明启乾。清光大开家孝友,先德芳声永久绵。从二十二代起,与湘潭清水,长沙石门三支合一统一字派为:豫江贻祖泽,湘岳蔚贤良。士德承天阁,芳声振楚乡。 湖南永顺县刘氏:景铭善伯仲,添万承一灼,洪朝,人之道学大,世德开昌明。 湖南汉寿县刘氏:青启冠云超,益素伊尹乐。 湖南石门县北乡梯儿隘(江西吉水县大栗树迁入)刘氏:老派序:庆国士以自,经圣选才能,诗书开鸿业,继述振家声,富贵承先泽,学到启后人,太乙传芳远,祖德万代新。新派序:湘楚焕域,镇治森煌,封锡衍植,灿重银洋,懋然增铸,汇集熙堂,录源校烈,堪钦津梁,炽基锦润,极营培镶,汉叶炳在,键汝梓光。 湖南刘氏:山永远正。 湖南刘氏:正大光昌,显其祖德,忠厚承家,经畲世业,振耀声华,宣扬惠泽,永锡嘉祥,恒钟英杰。 湖南刘氏:启翼绍唐尧。 湖南刘氏:家学代昌,守道成仙。 展开
迁徙分布
刘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公元前300多年前,刘姓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有个叫会的晋大夫,他有子孙留居秦国,称刘氏。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他的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 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快成为各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总之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大汉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刘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地区,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区。此外,湖北荆襄地区、湖南长沙地区、江西九江地区也有刘姓望族。 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战乱,中原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向南方、东南和西南迁移。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堂号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7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江苏徐州)。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史记高祖本纪》,大历史学家裴骃《史记集解》谓刘氏世居于沛,移在丰。应邵曰:“沛,县也。丰,其乡也。” 历史学家颜师古曰:“沛者,本秦 泗水郡之属县。丰者,沛之聚邑耳,即江苏铜山所属。” 西汉初期改泗水郡为沛郡。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代顷王刘仲。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 堂号 •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藜照堂:是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刘姓宗族中,另一个用得最多的、最为著名的堂号;藜照堂的得名,来自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藜照堂及与此相近的堂号,不只在刘向后裔彭城刘氏宗派中,在中国南北各地各宗派刘氏后裔中都被广泛使用,该堂号已成为刘姓的标志之一。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禄阁流光,彭城世德   ——此联为刘氏宗祠“彭城堂”堂联 上联以大学问家刘向勤奋好学,经常苦读到深夜的故事激励后人要勤奋学习,自学成才。 下联出自汉高祖刘邦的事典 术通象纬,药采天台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明初大臣刘基。 下联典出东汉剡溪人刘晨。 相传永平年间他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了。 阮嵇作友,丰沛发祥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晋.刘伶与阮籍、嵇康为友。 下联典出刘邦建立汉朝。 五言通用联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 刘禹锡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句联 一姓五都督,三科两状元 ——佚名撰江苏省姜堰区旧城刘氏宗祠联 全联典指江苏省姜堰市旧城刘氏家族,在明清两个朝代先后出过五名都督和一对兄弟状元。 六言通用联 海隅文藻振世,顺昌旗帜惊人 ——佚名撰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指魏代“建安七子”刘祯,有文名。 下联指宋刘琦镇守安徽顺昌,破金兀术十万兵。 七言通用联 三章早沛秦川雨,五夜长明书室灯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 上联典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下联典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刘向。    皇恩有秩光先世,祖德无疆裕后昆 ——清代光绪状元曹鸿勋甲子题山东潍县后门刘氏族谱联 先代蒲鞭昭德泽,后人藜阁继书香 ——佚名撰刘姓宗祠联 上联典指东汉华阴人刘宽。 下联典指西汉刘向。 世号五忠光世第,家传七业振家声   ——此联为福建省地区刘氏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福建省刘氏分支在宋代有刘颌、刘纯、刘铪、刘子羽、刘珙5人被谥为“忠”公的历史; 下联典指刘氏在晋朝时,著名学者刘殷的7个儿子分别攻读“五经”和《史记》、《汉书》,后来都功成名就的典故。 太史令术通象纬,剡溪人喜入天台   ——上联典指明初大臣刘伯温,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博通经史,善写文章,尤精象数谶纬之术。著有《诚意伯文集》等。下联典指东汉剡溪人刘晨,相传永平年间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了。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藜照堂敦本堂中山堂蒲编堂堂堂挺秀,彭城郡弘农郡东海郡高密郡各郡争芳。 ——全联典指刘姓名郡和名堂。 少志萦怀,两篇宏论警天下;奇冤惊世,六字大谎丧国师   ——题刘少奇主席 展开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