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凌姓
凌姓(淩,读音作lí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黄帝十世嫡长孙舜帝姚重华的姚姓衍生姓氏的后裔。头一个以凌为姓的人,是出身于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卫国。当时卫国位置在今河北、河南一带,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 凌氏在早期历史上,似乎比较岑寂,一直到群雄并起热闹非凡的三国时期东吴才有一位大将军凌统,以赫赫军功为这个家族扬眉吐气。郡望河间郡、渤海郡。历史名人还有凌蒙初、凌十八等。
凌姓
伏羲、姬康(康叔、卫康叔)
江苏、浙江、湖南、河北
凌统、凌蒙初、凌十八
渤海郡、河间郡;圣仁堂
凌昌焕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伏羲、姬康(康叔、卫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故凌氏的后人尊康叔为凌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凌 晖:生,没葬未详,历居古潭州善化。元配:氏,之女,姓生没葬未详,生子一:槐。续配:氏,之女,姓生没葬未详。二公名轶,且不议为斯忠公之子与炳炎公之子不能指实据珑公之卒迄太纯公之生相隔六十馀年为时无几名轶遂莫得而考焉,乱离之际人尽顼尾遗元而散亡至使世系难续惜哉惜哉。始祖:凌太纯,字建中,世居长沙,因元未之乱迁寓长宁,明洪武二年归籍本邑铁坪。元太定二年乙丑三月十八日辰时生,仕明为指挥使奉。旨安抚贵州平坝卫,公因老乞归举赵代翰上淮公卒於橘州驿亭,葬橘州。元配:赵氏,之女,例封宜人,元至正元年辛巳九月二十三日寅时生,明永乐二十年壬寅七月十八未时没,葬帅家殷戴家星场后山丁山癸向甃砌石墓罗园碑图记。生子二:廷福,廷麟。 凌延福:字千祥,元至正十六年丙申正月十六日寅时生,明宣德八年癸丑七月二十二日申时没,原葬宝字区铁坪,清宣统二年良戌改葬宗祠前庙山觜乙山辛向。元配:李氏,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三月初一日子时生,明正统元年现辰九月十六日午时没,原葬典夫合墓,清宣统二年庚戌改葬宗祠前庙山。子一。 凌仁靖:文林郞,字共位治春秋,资性明敏,意度安舒,名高宇宙,望重乡间,胸罗经史,意淩权舆,隐居教论乐道何如。配:赵妣。公妣合葬,原籍句容县彭山之阳罗带形甲山庚向另有傅。子二:楚彬;世林。 展开
字辈信息
广西百色凌氏字辈:“洪汉云英.廷怀天日.国有经文.伟武奇才.维宗隆族.安世兴邦.功烈贤仁.清官勇将.礼盛振家.道和义长.政通本良.庄慈众方.勤俭博君.学升崇尚.谦恭逊祷.令德发光.淳善孝友.正敏茂芳.普毓俊优.续修旗扬.培化开运.恩泽满康.远绪佑后.泰绍润广.明新述作.峰富腾强.信宽裕柔.河山旺壮.忠诚顺乐.冠冕嘉香.坚贞奉容.卓汝显彰.纯惠饶廉.睿智逐畅.钦佩韶睦.圣翰极洋.真哲宜厚.尊贵联双.允执固守.吉庆高常.敬爱恒存.神赐鸿疆.心寰浩宇.华景弥望.同亲合力.锡勋辉煌.继祖承先.根基繁祥.福禄寿全.荣耀永昌”。 广西南宁凌氏字辈:“自国道冲天宏建万子振家升成培达惠嘉伟瑞全承志庆邦”。 广西来宾凌氏字辈:“云星宏贵显”。 江苏泰州凌氏字辈:“学志成道伯世忠贤”。 江苏海安凌氏字辈:“云广志和永世昌”。 河南新乡凌氏字辈:“文如光献永 天相瑞含多 仁德育英才 忠孝传家宝”。 河南范县凌氏字辈:“天一上昌成家文章开太继美华宗敬”。 山东日照凌氏字辈:“在宗思继世锡玉保乃庆大智维可福作德尚字圣”。 山东龙口凌氏字辈:“恒云万福生永远培基本长久保平安”。 福建泉州凌氏字辈:“仰尚世建天仕望汝继志文武怀忠孝叙伦克友恭家齐国有信衍庆大同宗”。 广东云浮凌氏字辈:“某南抱日翔溟锦汉宾仕海光新国(进)昌启文万贤建其伟德智永荣华”。 浙江青田凌氏字辈:“正直文昌盛忠良福德彰和平详瑞至永世继书香”。 凌氏敦伦堂一支字辈:“云九必至大修道发英贤谟烈遵先训坊表耀宗传”。 凌氏河间堂一支字辈:“廷必添云绍胜时学文□廷启思承玉宏开定有基家声忠孝本世泽祖称遗儒宗光德业典范重端仪功烈贤才显述作圣明希”。 凌氏一支字辈:“光克品春元文德宗秉钧”。 凌氏一支字辈:“天朝国家恒庆年东亚定鼎振山川鸿基耀邦名胜世仁贤英(雄)昭心田”。 展开
迁徙分布
凌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四位,人口约八十七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4%左右。 凌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北京通州区潞城镇凌家庙村;河北沧州市泊头市四营乡凌屯村、赵三番村、河间武强县、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石人沟乡凌营村、衡水市景县杜桥镇凌庄村、故城县郑口镇西城镇村、保定市安新县寨里乡增庄村、唐山市迁安市于洪庄乡凌庄村、邢台市清河县油坊镇柳庄村、邯郸市永年县曲陌乡曲陌村、廊坊市香河县大罗屯乡凌家吴村、石家庄市、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辽宁、上海、江苏常州市、徐州市、苏州市、无锡市、扬州市、镇江市、宿迁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南通市、浙江宁波市、杭州市、温州市、衢州市、台州市、金华市、湖州市、丽水市、绍兴市、嘉兴市、台州市、安徽合肥市、巢湖市散兵镇项山村、无为县姚沟镇洋子圩凌村、汤沟镇凌圩村、无城镇凌井村、石涧镇苗庄村3、庐江县金牛镇大榕树村凌家老屋、青龙乡凌大村4、含山县运漕镇凌马村、仙踪镇大凌村、山东、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台湾高县桥头凌氏、台中市等地。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间),到西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为河间国。北魏时期改回置郡,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此后或为郡,或为国。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除,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所在河间县(今河北河间)。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交河、阜城、武强一带。 总堂号 圣仁堂〔圣仁求正堂〕,以尧禅于舜,舜禅于禹,以圣明仁义而正得天下。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苏立德堂 伐冰堂:江苏伐冰堂 积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苏金湖,安徽天长)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剑南雅望;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泾县人凌策,字子奇,雍熙年间进士。据传初登第时,梦中见有人送他六颗印章和一把剑,后来果然六次到剑外任职,为官精审,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官至工部侍郎。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余杭人凌统,字公绩,十五岁任别部司马,征讨江夏时为前锋,曾随周瑜在乌林击败曹操,后任校尉、偏将军,曾在合肥魏兵重逢中救出孙权。亲贤下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 吴中直史;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凌汉事典。据《典故纪闻》载,御史凌汉审狱公正,罪犯很为感激,有个释放犯在路上碰到凌汉,特邀请他饮酒,并赠以厚金。凌汉说:“子罪当尔,非我私子。酒可饮,而金不可受。”坚决拒绝接受厚金。太祖得知其事,即擢凌汉为副都御史。同书又载,有个小吏,因贪赃事发,投井自杀。太祖闻之,对群臣说:“彼知利之利,而不知利之害,徒知爱利,而不知爱身,人之愚孰有甚于此?……今其人死不足恤。”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余杭人凌统(见上一联之下联联释)。 吴中佛子;江表虎臣。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凌哲,吴县人,端重简默,德量深沉,时人称为“凌佛子”。下联典指三国·凌统。 康叔衍派;周官凌人。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凌姓的得姓源流。 望了渤海;源自周官。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凌姓的郡望。下联典指凌姓的得姓源流。 子奇六任;仲华三绝。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工部侍郎凌策,字子奇,泾县人。初登第,梦有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所至皆有治绩。下联典指清代画家凌瑚,字仲华,号香泉,如皋人。工画人物士女,尤长花卉禽虫,浙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凌瑚之写生称为“三绝。” 校书世泽;留砚家声。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凌震,博综群籍,晓析百家。下联典指宋·凌冲,尝知含山县,秩满将归,见囊有一砚,曰:“非吾来时物也。”遂还之。 贞女守节;清湘不二。 ——佚名撰凌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凌大渊殁,其未婚妻刘氏成服尽哀,终身守节,县令吕沅为建烈女坊。下联典指清·凌帙女,字清湘,夫死,誓不改嫁,绝粟以殉,遗有《清湘楼诗草》。 双旌世德六印家声 ——源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龙北镇中官区油坊墩,是兴宁市一级教师凌彩良(校长)的家乡,每年春节在祖屋大门帖的对联。 展开
姓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