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崔姓
崔姓,中华姓氏之一,也是汉族、朝鲜族等民族的姓氏之一,汉族崔姓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少数民族崔姓则为汉化改姓。 崔姓在南北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历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诗人崔颢、崔护等。
崔氏
姜子牙
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
崔篆、崔骃、崔瑗、崔颢、崔护
清河郡、博陵郡;清河堂、荥阳堂
崔志刚、崔琦、崔毅
得姓始祖
“崔”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 季子名德兴,生卒不详。炎帝五十六世孙,齐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後季子应继君位。但季子仁爱贤良,孝悌有加,举贤让国於叔乙。季子携家人隐居景色秀丽之崔邑,後以邑封姓,其子孙遂为“崔”姓。史称“崔氏始祖”。齐丁公伋另一支系子孙以諡号为姓“丁”,故,齐丁公伋为“崔”、“丁”两姓先祖。 注: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应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为四。但,确是正妃所生,故君位应传给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为庶兄,古时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别。 展开
字辈信息
广东惠东崔氏字辈:“建必光尧应爱如德”。 广东电白崔氏字辈: 霞洞支派:“荣慎南玉登光”。 塘涵支派:“周登大德起”。 广东罗定崔氏字辈:“君广日秀肇其永启世雄松”。 广东佛山崔氏字辈:“启维仁云日”。 江门市崔氏字辈:凤,永,秀,福,振(东),亚   珠海市崔氏字辈:永.得,维, 政,自   汕头市崔氏字辈:学永自有万,元风允应善开宗万世青,仁本景兆兴,红志德广瑞,子继永恒忠。 佛山市崔氏字辈:万亿兆京垓,稊尚可重国,元文景道长,正化兴贤良,广惠存余庆,延和宜致祥,仁义为师友,天理应得旺,好学希明圣,才能占朝纲,英武开基业,声通四海扬,建立启俊世,勋位增前光,怀远联宗谱,千载克同昌,书田传家训,清白门第芳,富贵多吉顺,忠孝福寿康。   湛江市崔氏字辈:学永自有万,元风允应善,开宗万世青,仁本景兆兴,红志德广瑞,子继永恒忠。  河源市崔氏字辈:化兴贤良广。 肇庆市崔氏字辈:本学家宗礼,孝明万贤良。  清远市崔氏字辈:德有文治重永秉玉维政天廷尚常纪宏云万世庆。  潮州市崔氏字辈:志朝启延中首学裕汝泽振峰全。 韶关市崔氏字辈:大善晓子恩建国志占鸿亚天道海永士林仁廷功。 展开
迁徙分布
历史上崔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崔姓有人曾为齐国的卿大夫,活动在山东地区。秦汉时期,崔姓发展很快,成为河北地区的大族,以此为源地向四周播迁,大凡崔姓寻祖,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宋朝以后,崔姓分布更为广泛,清初崔姓进入了台湾。 明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为明朝第六十六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山西,江西等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73%。全国的崔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鲁豫冀晋、南方江苏江西两块崔姓人口聚集区,崔姓重心向东漂移。 当代崔姓的分布 当代崔姓的人口已达到420多万,为全国第五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崔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陕西、吉林,安徽,广东,江西,浙江。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清河郡:据《新表》记载: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因功被封为东莱侯,他生二子,老大崔业字伯基,西汉时袭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当时归清阳县,即今河北清河县管辖)。自此有清河郡望,在此崔业派生出六支崔氏,即清河崔氏南祖房、清河崔氏许州鄢陵房、清河崔氏郑州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崔氏青州房。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 荥阳郡: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分河南郡置为荥阳郡。西晋时期曾被设置为国,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堂号 清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阳丘堂:以望立堂。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博陵堂: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始于东汉。 三相堂:缘于唐代崔氏“三相出诸一门”。三相出诸崔铉一门,长达三十余年之久,被后人传为佳话。崔氏后人为彰显祖先的荣耀和对后人的启迪,故将堂号定为“三相堂”,“三相堂”在沿河及周边地区倍受尊崇,广为使用。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世推三虎;人羡五龙。——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下联典指唐代博陵安平人崔玄暐及其弟崔昪、子崔琚、孙崔涣、曾孙崔郢五人,人称“五龙”。。 一门孝友;三礼义宗。——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邠,,字处仁,进士出身,历官吏部侍郎、太常卿,以耿直知名。 五原贤守;四皓齐名。——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崔寔为五原太守。下联典指汉·崔广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覆瓯待相;却璧鸣廉。——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琳,受玄宗器重,玄宗曾写下他的名字,用金瓯覆盖。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安平人崔挺,字双根,孝文帝时官光州刺史、光州大中正、北海王司马。 秉仁岳峻;动智渊明。——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和睦妯娌;善事姑嫜。——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六言通用联 八行称于众口;三相出诸一门。——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下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七言通用联 中年弍才号大儒;少小博学通百家。——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下联典指东汉文学家崔斛,字亭伯,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 教民纺织留世远;立石直笔播誉长。——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人。开元进士。 苏少娣能和妯娌;唐夫人善事姑嫜。——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展开
姓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