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修谱,一定是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晓名
修谱
2022-01-06
2696


修谱祭祖大会


       家谱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而诞生,极其远古。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文化古国,在文化的代代传承之中,家族文化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支。很多人追溯家谱起源,根据各种资料的考察也是众说纷纭。与其考察很多世家史料来源于上古时代家谱,更不如了解,家谱鼎盛于清朝时期,为何家谱都有“成熟于明,兴盛于清。”的说法,其实翻看历史都是有依据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在历史的演变中,家谱文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规范化,成熟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因此就有了家谱“成熟于明,兴盛于清。”的说法了。


家谱文化传承


       在中国历史中,最近的一个修谱高峰期就是1840年到1949年之间。神州大地虽历经百年沧桑,但民间各个家族修谱事务从未断绝。各个家族有识之士,意识到当时天下大乱,族人迁居分离之大势不可避免,为了保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给自己的族人和后人留下一些家族线索,于是召集家族成员抢修家谱。因此,我们现如今所能看到的老谱,绝大多数都形成于这一时期。但由于当时修的都是纸质家谱,不易保存,再加上历史诸多因素,毁坏甚多。

春节之际,游子返乡过年,总是不忘看家谱、学家训、上祖坟、拜祖宗。寻根问祖,渐成时尚。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家谱的命运,却是跌宕起伏,家谱收藏也随之冷冷热热。现在互联网家谱的普及,更是推动家谱数字化的进程,让家谱成为家族一劳永逸的事。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点击进入“名门修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