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发掘弘扬优良家风的当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我国,从古至今“家”与“国”都紧密相连,家庭兴旺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中华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掘和弘扬优良家风,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培育优良家风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现实路径。千百年来,以《孝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为代表的家谱、家规、家训作为优良家风的载体代代流传。优良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记录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名人典故和至理名言。例如,木兰替父从军的孝行懿德,岳飞精忠报国的忠肝义胆,朱熹“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节约,等等。优良家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良家风不应只是记于文本、束之高阁的冰冷字句,而应成为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伦理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优良家风以其独有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厚度阐明事理、教化育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动展现,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以培育优良家风为载体,并将其与当代社会深度融合,用优良家风蕴含的传统美德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充分发挥独特价值和作用,让人们在践行优良家风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在培育优良家风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每个社会成员躬身践行,需要优良家风的熏陶培育。习近平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国家价值取向、社会道德风尚、个人道德品质提供了完善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家庭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是连接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桥梁纽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从季布一诺千金、王祥卧冰求鲤到戚继光保家卫国,历史上,小至个人荣辱、大到国家兴亡,优良家风通过循循善诱的情感教化、耳提面命的严格要求塑造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辐射带动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导向。事实表明,优良家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可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注入旺盛的生命活力。同时,培育优良家风也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家庭落地生根。
在培育优良家风中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治天下者,正家为先。培育优良家风对于党风政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是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培育优良家风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的重要基础。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必须恪守的底线,优良家风对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许多落马的领导干部正是因为没有清正严明的优良家风,忽视对自己和家人的严格要求,才未能经得住诱惑,走上犯罪道路。对领导干部而言,做到清正廉洁有三重境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其中,不敢腐、不能腐主要依靠法律和制度制约,而不想腐则主要靠自律。培育优良家风,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深处坚决抵制各种利益诱惑,自觉做到不想腐。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模范在一心向党、勤政为民的同时,时刻注重以严格的家风律己律人。焦裕禄不让孩子“看白戏”,将票款如数交给戏院;谷文昌的女儿结婚准备家具,他没有批给一寸木材;杨善洲严格约束家人,“公车不私用”,连搭“顺风车”也不行。他们自觉培育优良家风,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正、政风正。作为领导干部,应时刻注重培育优良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出积极贡献。